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醫師提醒,髖部骨折患者,一年內的死亡率甚至高於部分癌症。(示意圖/資料照片)
骨鬆竟成全球第二大流行病!台灣將於2025年步入超高齡社會,即每5人就有一位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隨著大量人口老化,骨質疏鬆症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流行病;台灣髖部骨折率更居亞洲首位。骨科醫師示警,骨質疏鬆症是一種沉默的疾病,若髖部骨折患者,一年內的死亡率甚至高於部分癌症,鼓勵國人進行DXA骨密度檢測,以便進一步預防。
內政部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7%時稱為「高齡化社會」,達到14%是「高齡社會」,若達20%則稱為「超高齡社會」。而據國發會推估,台灣2025年65歲以上人口將突破20%,邁入超高齡社會已是倒數時刻。
根據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2023年發表的台灣成人骨質疏鬆症防治之指引,約每3名台灣女性中就有1位在其一生會遭遇一次脊椎、髖部、肩關節或腕部骨折,男性則約每 5人中有 1 位面臨骨折風險,顯示骨質疏鬆症對國人健康的嚴重影響。
學會理事長、高醫大附醫骨科部主治醫師陳崇桓表示,骨質疏鬆症是一種沉默的疾病,許多患者直到骨折後才察覺病情。當發生骨質疏鬆性骨折後往往像骨牌效應,恐引發如褥瘡、肺炎、尿道炎和靜脈炎等多種感染問題;長期臥床也可能導致營養不良及情緒低落,顯著降低生活品質。他說,髖部骨折的致死率甚至高於某些癌症,若未經適當治療,骨折後3至6個月內再次骨折的風險將增至5倍。
陳崇桓指出,骨質量大約25歲達到巔峰,40歲後逐年流失,尤其是停經後婦女,骨質流失情況更為嚴重。民眾可透過「駝、矮、痛」這三大常見症狀自我檢測外,65歲以上停經女性、70歲以上男性、長期使用類固醇患者,以及50歲以上曾有骨折史或有骨質疏鬆症危險因子的民眾,應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測。此外抽菸、飲酒、體重過輕等,也會增加罹患骨質疏鬆的風險。
另,根據國際骨質疏鬆基金會(IOF)的統計,髖部骨折患者一年內的死亡率高達20%至24%,遠高於許多常見的癌症,並有近80%的患者失去獨立生活能力。此外骨質疏鬆性骨折一年內,近半數老年人會再次骨折,二次骨折後的死亡風險更大幅上升。
根據2024年發表之指引,骨質疏鬆症為慢性病,治療策略包含長期治療和接續治療以預防骨質疏鬆性骨折發生,其核心目標在於降低骨鬆性骨折風險,而提升患者骨密度為實現目標的關鍵治療策略之一。對於重症或及高風險族群,可採取「先行增加骨密,鞏固骨骼」的治療策略。
▲透過雙能量X光吸光儀(DXA)進行非侵入性骨密度檢測,僅須約5分鐘,民眾可迅速了解自身骨質狀況。(圖/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提供)
世界衛生組織 (WHO) 將每年10月20日訂定為世界骨鬆日 (World Osteoporosis Day),以提高全球對疾病的關注。陳崇桓呼籲長者正視骨質疏鬆的威脅,並倡導「骨鬆早篩檢,骨折不出現」,鼓勵國人進行DXA骨密度檢測,只要5分鐘躺著測骨鬆,提早預防骨質疏鬆,讓生活更自在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