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研究:有情緒困擾的青少年,未來易失業?!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根據最新一期大家健康雜誌內容,一篇發表於《社會科學與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有情緒困擾,也就是經常感到緊張或憂鬱的青少年在成年早期有較高的失業率。

少子化,虎年,大學,教師,失業率,大專院校,退場,教育部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該研究檢視逾七千位(出生於1980至1984年)美國成人在十二年期間的就業模式,發現16至20歲有情緒困擾的青少年,約有32%的人失業,另有26%的人在成年早期出現失業或離開工作的狀況。即使與沒有情緒困擾的手足比較,仍呈現相同情形。

研究亦指出,在2007年至2009年經濟大衰退之後的幾年間,心理困擾對於工作前景所產生的不利影響增加,那些具有情緒困擾病史的人其失業情形明顯上升。這顯示即使來於自相同背景,無論社會經濟背景如何,青少年時期的情緒問題是影響未來失業的重要危險因子。

心禾診所兒童青少年心智科主治醫師林亮吟表示,兒童青少年情緒困擾涵蓋包括:憂鬱、焦慮、恐懼、恐慌、強迫、浮躁、易怒、衝動、違規行為、飲食困擾及發展疾患或精神疾病所導致相關情緒或行為問題,造成兒童青少年情緒困擾的原因迥異,需進一步了解其生長與發展的軌跡。

如果兒童青少年出現上述的情緒困擾,有一定比例會反復復發或長期慢性化,這種持續嚴重的情緒行為困擾對兒童青少年的發展、學習及人際社會適應功能造成影響,若問題至成人階段仍沒有改善,對工作的適應及人際關係都會造成影響。林亮吟建議增加兒童青少年心理保護因子,培養其韌性(resilience)以預防情緒行為問題,例如情緒調節的能力、壓力的耐受度、憤怒與挫折的處理以及適應上彈性調整的能力。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從上述研究顯示有近六成情緒困擾的青少年,在成年早期出現失業或離職的狀況,這表示青少年階段的情緒困擾會造成他個人日後的經濟負擔,這也是董氏基金會持續在校園辦理情緒教育講座,紓解青少年情緒困擾的主因。她建議政府相關單位能夠重視此時期的心理健康問題,減少情緒困擾所引起的各項疾病。

其次在職場中應設有相關組織,提供工作初期的心理適應協助,避免人才的流失。從董氏基金會2016年發佈一份針對青少女的資料整理中顯示,青少女的壓力來源,除了課業不佳,對未來的徬徨高居第二;另2013年的調查中,亦發現令民眾感到憂鬱的原因,除工作、家庭,其次是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減緩對未來的不確定感,葉雅馨提醒青少年周遭的人,特別是父母親及師長,必需能夠即時辨識青少年的行為狀態是憂鬱或叛逆,才能給予適當協助。叛逆的青少年時常表現出唱反調、很酷、自以為是或者不理人的行徑,而憂鬱則是伴隨著吃不下、睡不好、體重突然上升或下降、對本來有興趣的事物失去興趣、成績出現明顯的落差、時常無緣由的請假,以及經常性的負面情緒甚至出現自我傷害的行為,若出現這種現象應立即尋求專業的協助。

【#直播中LIVE】【20241123】彩券開獎
大數據推薦
【2024世界棒球12強賽】台灣 vs 日本 LIVE直播聊天室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