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反覆嘴破竟罹這病 男腸爛體重一個月狂掉10公斤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許多人反覆嘴巴破,會當成熬夜火氣大或是肝火旺,猛喝青草茶或在嘴內塗藥、噴藥粉或灑鹽巴以治療嘴破。倘若口腔潰瘍頻繁、總是好不了,且有腹痛、腹瀉、紅眼睛、身上冒紅疹、甚至生殖器潰瘍任一症狀,可得提高警覺,積極尋求腸胃科或風濕免疫科鑑別診斷,是否為自體免疫疾病「貝西氏症」。

反覆嘴破竟罹這病 男腸爛體重一個月狂掉10公斤(鄭先生提供)


 
此疾病患者多為20-40歲年輕人。若患者是屬於較為嚴重的「腸道型貝西氏症」,會從嘴巴潰爛到肛門,嚴重恐腸破潰爛、危及生命。臨床就有部分個案因延遲診斷,等到嚴重腹痛送急診,腸子如同機關槍掃射般地腸穿肚爛,得切腸保命。
 
醫師臨床觀察發現,「貝西氏症」症狀多元,患者容易把個別症狀當成嘴破、腸胃炎、結膜炎,跑不同科別;若是生殖器破皮,更以為得了性病而羞於啟齒、諱疾忌醫。醫師特別提醒民眾,當一年內口腔潰瘍反覆發生三次以上,就應積極就醫。
 
「貝西氏症」(Behcet’s Disease)名稱來自1937年第一個發表病例的土耳其醫師Hulusi Behcet。全球都有病例,以東起日本、西至土耳其的亞洲和歐洲地區最常出現,此位置剛好是歷史上所謂的「絲路」,故又稱為「絲路之病」。此疾症狀多變、難以診斷,在古書被形容是連狐狸都感到疑惑的「狐惑病」。就連暢銷韓劇《大長今》的中宗皇帝,因為出現腹痛、發燒、多次口瘡、皮疹,甚至最後失明的怪病,也被懷疑是現代醫學所說的貝西氏症。
 
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王秀伯理事長表示,貝西氏症是一種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免疫系統失控攻擊血管、黏膜引起發炎。隨疾病進程,從初期的眼、口、皮膚病變,到後期關節、腸胃、神經、心血管系統都受影響,體內如同歷經一場場的嚴重內戰,千瘡百孔,病患形容生不如死。
 
台大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謝松洲表示,國內貝西氏症盛行率為10萬分之13,推估約有3000名患者,平均發病年齡為20歲至40歲,男性較女性罹患率略高。目前致病原因不明,多數學者認為與基因有關,壓力更是誘發及症狀加重的危險因子。
 
貝西氏症的臨床四大症狀為:一)反覆口腔潰瘍;二)眼睛病變(葡萄膜炎);三)反覆發作的外陰部或生殖器潰瘍;四)皮膚病灶(紅斑結節或化膿性血管炎等)。多數患者在疾病後期面臨三大致命風險,包括一)胃腸道穿孔出血、二)血管發炎出血或血栓引起器官中風,以及三)中樞神經系統被侵犯產生腦膜炎,不容忽視!
 
謝松洲指出,多數貝西氏症患者初發病時以「反覆口腔潰瘍」為典型表徵,「這種潰瘍大多出現在嘴唇、齒齦和舌部。病灶與一般火氣大產生的潰瘍很類似。臨床多數病患常會自行下判斷,認為喝青草茶或塗口內消炎藥膏就沒事。這也是造成此疾病無法提早診斷主因。」
 
「辨別一般嘴破及是否罹患貝西氏症,可以從頻率與嚴重度來觀察。」謝松洲解釋,一般的嘴巴破會於同一期間發生,且僅會有1到2個破洞;貝西氏症則是反覆發生,嚴重時多處口腔潰瘍病有不同期間的病變。也就是原本的破洞位置逐漸康復,同時又反覆出現多個新破洞。他提醒民眾,當一年內反覆口腔潰瘍發生三次以上,就要警覺。此外,當眼睛有紅腫、疼痛、怕光及視力降低症狀,特別是出現視力障礙時; 或是有外陰部或生殖器反覆發作潰瘍的情況,建議盡快至風濕免疫科專科就診。
 
貝西氏症中又以「腸道型貝西氏症」的病情最為嚴重且致命風險偏高。王秀伯表示,過去在急診中,曾診治過因腹痛難耐而掛急診的患者,問診檢查後確診為腸道型的貝西氏症。而根據台大醫院分析過去20年(1995-2015年)統計約一百例貝西氏症患者之住院病例中,約有三分之一是腸道型貝西氏症,臨床中會產生腸道潰瘍出血、血便、腹痛、腹腔膿瘍、腸道廔管,甚至腸穿孔,需切腸保命。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肝膽腸胃科林敬斌表示,口腔潰瘍是貝西氏症最常見的症狀,至於有消化道症狀的「腸道型貝西氏症」,在日本、韓國、中國等東亞發病比率高於西方國家。因為診斷不易,通常要花費三到四年時間,「腸道型貝西氏症患者確診時,多已腸穿肚爛,腸道滿目瘡痍,容易因感染風險而致命,是較難處理的一群患者。」
 
林敬斌說,此類患者初期發作多以食道潰瘍、腹痛、腹瀉及血便等消化道症狀呈現。患者常在外院流浪治療,加上不易鑑別診斷,等到腸道穿孔、出血,才被轉診至有經驗的醫師手上確診,但此時病情已相當嚴重且治療效果不彰。
 
出席的35歲鄭先生說,自己從國中起常有反覆嘴破困擾,平均一個月發生2、3次,最高紀錄嘴巴曾有十幾處傷口。起初不以為意,當成火氣大。全身皮膚偶而冒出如同青春痘般的紅疹,也常鬧肚子痛。日前發燒、喉嚨也痛,耳鼻喉科診斷為扁桃腺發炎並進行手術切除。術後仍未改善,痛到食不下嚥,甚至腹部劇痛,體重一個月內狂瘦10公斤,只能臥床休息。最後尋求林敬斌醫師,經仔細探詢過去症狀,並透過影像學檢查發現腸道已潰瘍,確診是「腸道型貝西氏症」。
 
鄭先生形容發病時痛不欲生,如同身處不見天日的十八層地獄。幸虧找到正確醫師確診,使用生物製劑後穩定控制病情。不僅改善口腔及食道潰瘍,腸道也恢復正常運作及營養狀態。他開心形容:『我從地獄重回人間,不用整天臥病在床,可以做個真正的男子漢。』
 
林敬斌說,鄭先生屬於較早確診,另一位23歲患者則屬於較晚發現。他因為闌尾炎接受手術治療,但術後病情未有起色,反而惡化成下消化道出血,更發現末端迴腸有多發腸潰瘍合併穿孔。內視鏡檢查發現,患者腸子如同火山噴發血流如注,只能手術切除多達90公分糜爛、穿孔的腸子,「從切下的腸道可看出,就像被機關槍掃射過,千瘡百孔!」
 
研究顯示,此類腸道切除患者高達六成會復發,且容易因術後腸道吸收能力降低,導致經常性腹瀉;腸道縮短也影響營養攝取,導致生活品質低下。當腸道接口處一旦潰瘍再度復發,將會反覆出現滲漏等併發症,肚臍、肛門周圍出現瘻管,患者痛不欲生。這類患者亟需更積極的治療方式。
 
林敬斌表示,貝西氏症傳統治療方式包括類固醇、免疫抑制劑和手術,然而這類傳統治療並非對所有患者有效。對於「腸道型貝西氏症」患者,治療目標是儘早緩解腸道潰瘍,幫助病人改善營養。衛生福利部已核准生物製劑用於傳統治療失敗的中度至重度的腸道型貝西氏症患者。台灣是繼日本、韓國之後全球第三個核准的國家,健保尚未給付。謝松洲提醒,貝西氏症患者除了要找對醫師、及早診斷治療,也呼籲患者要盡量避免感染或是壓力等危險因子。

反覆嘴破竟罹這病 男腸爛體重一個月狂掉10公斤(鄭先生提供)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現正直播】94要客訴之立院風雲 NCC、考試院、大法官人事任命權卡立院 韓國瑜召集黨團協商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