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WSJ)今天報導,中國今年接連發生持刀行凶與開車衝撞事件,官員對社會普遍不滿情緒感到不安。面對社會不平與動盪日益加劇,中國領導者強化安全措施,並打壓對國家經濟狀態的異見。
▲學者表示,習近平現更重視先發制人,尤其是藉由他所謂的「新時代楓橋經驗」。(圖/翻攝自新華網)
中國近幾週接連發生多起無差別致命攻擊事件,包括大規模持刀傷人與開車衝撞,令官員與民眾都相當不安。人們擔憂,民眾對經濟不滿而發起更多抗議之際,經濟成長停滯會助長動盪,甚至導致暴力事件激增。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本月召開的最近一次會議上隱晦承認,經濟問題與社會動盪有關聯,並下令官員做好民生保障和安全穩定各項工作,確保社會大局穩定。
研究中國國家與社會關係的維也納大學(University of Vienna)教授顧克禮(Christian Gobel)表示,儘管民眾抗議這類騷亂通常起於地方議題,近日異議也反映許多年輕人與中產階級人士的幻滅,他們正面對黯淡的經濟前景。
顧克禮說:「如果黨不能保護人民,也無法帶來經濟成長─這兩件事是其統治正當性的基礎─那麼黨就會面臨問題。」
儘管中國當局早已停止公布「群體性事件」統計數據,這是指稱民眾抗議的官方術語,根據追蹤中國動亂的活躍人士,部分數據顯示緊張事態日益惡化。
美國非營利組織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的「中國異議監測」(China Dissent Monitor)在過去兩年半來,追查到中國各地7000多起民眾抗議示威,發現多是出於對經濟感到不滿,例如欠薪、建案停擺、要求倒閉企業退款。
中國異議監測在10月統計到435起抗議活動,是它追蹤這類數據以來單月最高紀錄。
學者談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現更重視先發制人,尤其是藉由他所謂的「新時代楓橋經驗」。楓橋經驗是前中國領導人毛澤東時代實施的措施,動員地方民眾監控自身社群,從源頭消解社會緊張。
根據社群媒體發文,一些家長近幾週注意到北京的小學加強安全措施,當局派身穿迷彩制服的武警在門口站崗。
湖北省隨縣當局表示,讓配備突擊步槍的武警在學童上下學高峰時段協助保護學校;在廣東省佛山市,學校和幼兒園在門口外放置水泥或金屬路障,顯然是為預防開車衝撞襲擊。
中國政府也壓制關於近來攻擊事件的資訊,許多媒體只報導當局簡短聲明,並未提及太多背景。
南京大學紫金傳媒智庫研究員燕志華近日撰文寫道,這表面上看來是一種實施更嚴格社會統治的方式,實際上背後是在肅清資訊環境,可能導致社會的自然調節機制失靈。
更廣泛而言,中共也持續壓制關於中國經濟的負面評論。中國經濟學者付鵬、高善文近日在內部演講直陳經濟問題引發熱烈迴響,兩人的微信及短影音等社群媒體帳號傳被封鎖,導致外界無法關注甚至聯繫他們。
據稱,東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付鵬警告,當觀察人士因擔心被斥為不愛國而避免直言談論經濟,可能導致錯誤政策出現。
國投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則指出,中國的後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經濟數據顯示,從消費成長幅度看來,社會已呈現「生機勃勃的老年人、死氣沉沉的年輕人、生無可戀的中年人」怪象。
高善文還提到,許多年輕人難就業或對自身工作感到失望之下,紛紛「節衣縮食,關燈吃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