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懶摸(Blow 吹音樂)
在金曲獎頒獎典禮即將到來、金音獎亦開放報名之際,不知道各位獨立樂迷的心情是「期待萬分」還是覺得「與我無關」呢?期待的人,或許支持的樂團、音樂人榜上有名,心情隨之雀躍起伏可想而知,一方面在乎自己的品味是否獲得認可,一方面也希望獲獎可為他們帶來更多的注目與創作能量。感到與我無關的人,或許覺得這些號稱搖滾樂團、創作歌手之流,根本不是自己心目中的「獨立」音樂,歌曲沒新意、沒理念,跟「真正的」獨立音樂沒有什麼關係,也與我無關。
等等兩邊請先冷靜,我們是在講同樣的獎項吧?怎麼那邊說獨立崛起,這邊說獨立已死?相信這樣的疑惑大家都曾遇過,也可能各位心中已經有自己版本的正解,很棒;但眼看今年兩座台灣人最重視的音樂獎又要頒了,為了能順利跟旁邊的人手牽手、心連心,一起大喊「獨立音樂萬歲!」或是碎嘴「獨立音樂根本不受重視!」,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搞清楚「獨立音樂」的面貌吧!
▲隨著全球的步伐,獨立音樂在台灣發展日益興盛,而究竟什麼是「獨立」也成了大家不時思索探討的疑問。(圖/Blow 吹音樂)
Indie 身世之謎
談到身為「舶來品」獨立音樂的起源,讓我們先回朔到「獨立」的原文「Indie」來看吧。「Indie」 的完整單字是「independent (獨立)」,這個現在可以很方便地套用在各種曲風之前,如 Indie Rock、Indie Pop、Indie Punk、Indie Electronic、Indie Folk 等,用法仿如形容詞的單字,其實最早在使用上沒這麼自由自在,而是以 Indie 單詞指稱一些特定的音樂風格;在美國和英國兩個西方世界音樂重鎮中,早期又因為音樂發展脈絡的差異,人們對於「Indie」也有不同的理解。
在70 末、80 初時,歐美流行已久的搖滾樂「向上」發展疲軟(看看 Led Zeppelin 和 PinkFloyd 那種境界),反思、反動的情緒讓一群人開始「向下」探索,在連龐克都開始有點聽膩的時空,變種龐克如 Post- Punk、New-Wave 開始崛起,許多的出色的 Pop 也日漸受到重視。
英國這頭,雖大體上與美國音樂環境有著類似的曲風結構,但在 Pop、R&B、 Adult Contemporary 這些曲風分類之外,他們早有 Indie 這個類別,之下則囊括了各小型唱片公司(類似今日的獨立廠牌)所發行,由吉他聲響主導的各式音樂。但一直到 1986 年時,NME 隨雜誌附贈發行,收錄眾多小型廠牌歌曲的「C86 卡帶合輯」大受市場歡迎後,才算是正式開啟英國聽眾對於 Indie 音樂的廣泛注目和喜愛,此風潮現象後來也有「C86 Movement」一說。也因為其中收錄歌曲大致包括了 Indie Pop、Post-Punk、Indie Rock、Jangle Pop 幾種曲風,加上其中的 The Smiths、New Order、Primal Scream 等樂團日後延燒熱賣,也讓當時英國群眾對於「Inide」一詞在「獨立發行」的原始意涵外,擁有了曲風上特定的印象基調。
▲1986 年由 NME 發行的 C86 合輯,奠定了英國大眾對於 Indie 的廣泛注目與認知。(圖/Blow 吹音樂)
同時期美國,源自地下 (Underground) 場景的 Alternative Rock (另類搖滾) 逆風高飛成了新鮮寵兒。基本上當時你只要在玩比較奇怪、不正宗卻又帶有搖滾、龐克元素如 Gothic rock、Jangle Pop、Noise、Grunge、Lo-Fi 以及英國正流行的搖滾等相關曲風,甚至頗受當時大學搖滾電台(College Rock Radio)音樂總監的青睞,一律就會被稱呼為 Alternative Rock。而來自英國的新鮮詞彙「Indie」也逐漸被少數人用來稱呼這類在製作上不仰賴大型唱片公司資金,且受英國同期曲風影響的樂團。
相對於英國 Indie 自然的發展,在美國,屬於「外來詞」的 Indie 比起 Alternative除了較不為人所使用外,早年更因為有「地下、另類、大學電台搖滾音樂的延伸代稱」和「類似英國 Indie 概念用法」的多重模糊意涵,直至 2000 年前遲遲都未被視為正式的音樂分類。
那同時期電子、鄉村、R&B、Hip Hop 其他曲風呢?不是也有 Underground Hip Hop 嗎?只能說 Indie 一詞起初被介紹給大眾時,歐美環境裡最廣泛流行就是搖滾相關曲風;電子樂因技術門檻 80 年代才剛步上興起之途,連 Afrika Bambaataa 著名的 Planet Rock 1982年 才出現;Hip Hop、黑人音樂更是擁有獨特的發展紋理和描述習慣,Alternative、Indie 運用上難免才會是針對白人音樂場景。
看到這不知道各位是否會疑惑,那為什麼現在 Indie 這個詞比 Alternative 還常聽到?兩者現代確切的區別是什麼?除了英國、美國兩地用詞習慣的差異外,這也就牽扯到舉世聞名的 Grunge 樂團 Nirvana 以及稍後會提及的 2000 年後「Inide Landfill」獨立樂團爆長潮。
當年 Nirvana 在「Grunge」一詞尚未被廣泛使用前,也是直接被稱呼為 Alternative 樂團。沒紅倒還好,問題就出在偏偏 Nirvana 紅了,而且紅翻天,這下幾乎全世界都知道 Nirvana以及Alternative一詞了;當時大型唱片公司也因此嗅到背後商機, 極有效率地將 Alternative 概念收編,試圖轉化成有利可圖的製作走向。90年代開始,一些大型唱片公司開始積極找尋、簽下一些有潛力的 Alternative 樂團,作為背後發展的主要支援;雖然結果上不見得總是順遂,但也不乏獲得大規模商業成功的樂團,如: R.E.M.、Red Hot Chili Pepper 等。
到了 90 年代,表面上,那些比較有發展的、被大公司簽下的,如 Smashing Pumpkins、Hole、No Doubt 等,默默地沿用了 Alternative 的稱呼;而沒有紅的 (不論是真的沒紅或是自己不想紅,或者其實也沒有那麼不紅),如 Pavement、Sebadoh、Built To Spill 則被歸類為 Indie Rock。意義上,某些樂團或是媒體、樂迷,或許意識到 Alternative 這個詞被商業市場過度濫用而失去本意,不夠 Alternative、Underground 了,因此默默轉而使用「Indie」一詞,試圖與(他們認為)精神上未見反思、向流行靠攏的樂團做出區別。由此分水嶺,Alternative 與 Indie在美國算默默地、默契地、模糊地,走向不同的發展道路,而 Indie 的現代形貌也逐漸明朗。
▲Nirvana 等 Alternative 樂團的商業成功,連帶使 Alternative 一詞被廣泛使用,也尷尬地與原有的地下、反叛意涵形成尷尬的矛盾關係。(圖/翻攝自Nirvana臉書)
獨立音樂的現代意涵
自古名詞的意義多有隨著時空、社會背景轉換而變化的情況,「Indie 」也不免俗,在與好兄弟 Aternative 分手後,隨音樂製作門檻下降和科技快速進步,Indie強勢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如今 Indie,在中文世界裡稱呼為「獨立音樂」,也擁有了它獨特的地位和價值,以下我們就幾個面向來作更深入了解。
後續發展
雖然獨立音樂在80年代早養出了如 Sonic Youth、The Smiths等知名樂團,在 90’s 已發展出一定的規模,如席捲全球的 Nirvana,但在 2000 年之前,多數的 Indie 仍是較侷限於搖滾、龐克為根基的曲風,並且市場還未有「獨立」風潮將席捲世界的態勢。
為什麼是 2000 呢?2000 年前後,數位、網路發展日趨成熟,人們透過如 Napster、Kazaa、Soulseek 等下載軟體,幾乎任何音樂都能夠免費取得;盜版猖獗、版權配套機制未明的環境下,傳統音樂產業無奈陷入空前低潮,實體 CD 銷量直直落,唱片公司倒的倒、整併的整併;另一方面,對於樂迷及創作者來說,音樂資訊交流卻因此達到前所未有的高潮,人人都在聽音樂,聆聽範疇也不再受限於唱片公司的市場操作,在語言不構成絕對阻礙的音樂世界裡,彷如提前進入了「扁平時代」。
▲2000 年後的獨立音樂浪潮無疑脫不了與數位音樂時代來臨的關聯,雖然當時下載音樂簡直是全民運動,Napster 卻無奈成了世代開刀撻伐的對象。(圖/Blow 吹音樂)
一批帶著過去截然不同氣息的樂團相繼誕生了。這群人來自不同的國家,他們曲風混雜、穿著隨性;音樂技術不見得好,甚至編曲簡化過了頭;一手撥弄著吉他,另一手則押著合成器鍵盤的按鈕;年紀輕輕,卻把玩著復古音符;深受 Garage Rock、New Wave、Post-Punk Revival 影響;還有一個重點是,自己的音樂自己作。令人最驚訝的是,他們自主製作的音樂竟在國際上獲得了的斐然商業成功。其中又以 The Strokes 首張專輯《Is This It》(2001)、 The White Stripes 第三張專輯《White Blood Cells》(2001)、The Hives 的精選合輯《Your New Favourite Band》(2001)、 The Vines 的《Highly Evolved》(2002) 為第一波代表,接連來自各國獨立樂團的商業成功,為「獨立」畫出了一道跨越國界(英國、美國)的新時代意涵。自此這些傳承「Indie」一詞的樂團們,在世界各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不只曲風快速豐富化,甚至還有專詞「Indie Landfill」來指稱這奇特的現象。在 2016 年的今天,數位科技的演進持續影響著人們與音樂間的相互關係,而這股獨立音樂的風潮如今看來,影響力仍不斷地擴大當中。
▲數位浪潮後,新一代的「獨立音樂」浪潮於全球各地開花結果,來自紐約的 The Strokes 則是第一波獲得巨大商業成功的代表之一。(圖/翻攝自The Strokes臉書)
精神/理念
除了音樂,我們在出版、藝術、遊戲等相關領域現在都可以看到「獨立」一詞出現(如獨立書店、獨立藝廊、獨立遊戲),雖然因為產業環境的落差,讓各領域在「是否獨立」的實際作為判定標準上有所分別,但「自主」的核心理念卻已逐漸成為廣泛被接受的認知。
獨立音樂,在自主精神的前提下,常見的「凡事 DIY」做法背後,隱含了拒絕思想包袱、肯定多元價值、尊重個體意識、崇尚自由的理念,以及承襲自Rock、Punk、Alternative、Underground 音樂文化的實驗、反叛精神。在自由靈魂的放肆表達之下,獨立音樂也呈現出相較於傳統主流音樂市場更豐富、前衛、異端的音樂樣貌。畢竟一百個人,應當有百種獨特精彩的靈魂,那就應該會有一百種音樂。
▲座落於雲林的「虎尾厝沙龍」即是坊間著名的獨立書店,時常舉辦各類文化議題相關的活動講座。隨獨立一詞在不同的領域發光,「自主」理念也逐漸獲得普遍共識。(圖/Blow 吹音樂)
音樂/曲風
以歷史脈絡來看,Indie 除了早期代表另類搖滾中更強調自主、拒絕被歸類收編的曲風外,顯然時間也證明擁有如此精神的音樂人,不見得一定會選用「搖滾」作為表達的手段,甚至在歌中結合跨曲風元素,反倒已經成為現代獨立音樂的一大特徵。於是乎現今除了許多以搖滾、龐克、民謠為基底的獨立音樂曲風如:Post-Rock、New-Wave、Mathrock、Post-Punk revival,我們也常見 Indie 直接被用來套用在各曲風前面。若硬要分類的話,Indie Folk、Indie Pop、Dream Pop、Noise Pop、Lo-fi、Space Rock、Sadcore、Twee Pop、Riot Grrrl⋯⋯,除了能大略抓個概念和過於瑣碎複雜外,也只是幫助樂迷及媒體,便於理解、描述的溝通詞彙,獨立音樂人葫蘆裡賣什麼藥,到還是真的要聽了才知道。
廠牌
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那什麼都自己來的獨立音樂人呢?靠自己?別傻了,如果不違背音樂呈現上自主的精神,一起搞不是更好!加入大型唱片公司雖然不見得就會讓你從此獨立變主流,多方考量下卻無疑是一場極具風險的賭注。於是乎在 80’s 獨立音樂崛起初期,歐美即有不少「獨立音樂廠牌」接踵成立,自信地發行自己「覺得好」的各式音樂;雖然對於大眾來說不過是 CD 封面邊邊的一個小 logo,這類小型「唱片公司」在獨立樂團尚未有名氣時,卻擔任了伯樂兼保姆兼打手的多重角色,絕對是數位音樂時代前,獨立音樂有幸崛起的不二功臣。
透過資源的整合和適度的商業手腕,精準的品味讓每個「獨立廠牌」(Indie Label) 擁有截然不同的氣場和行事作風,在保有旗下音樂人一定空間與創作自主前提下,不僅忠實呈現了獨立音樂的尖銳面貌,也造就了如今一波波的獨立音樂浪潮。台灣像是最早的水晶唱片、角頭唱片,至今活躍的典選、小白兔、風和日麗、顏社、re:public等,也是不辭辛勞、默默撐起台灣獨立音樂場景一片天的幕後推。
▲去年底甫爆紅的草東沒有派對,在場場秒殺爆滿的背後,其實也有「好意思錄音室」等友人在後情義相挺,未來發展也勢必得面對堅持獨立理念的挑戰。(圖/Blow 吹音樂)
獨立音樂在台灣
對多數台灣人來說「獨立音樂」仍屬於比較新的概念,尤其在「硬地樂團」、「地下樂團」、「原創音樂」、「創作樂團」各種已經存在於本地音樂圈多年的詞彙多面夾擊之下,「獨立」的概念顯得更加複雜難解,考量篇幅長度這邊先作簡單描述,未來將有專文提供更完整的內容。
大約在 2000 年左右,「獨立音樂」一詞逐漸取代「地下樂團」,成為當時非主流音樂的代稱。獨立音樂在台灣最早可追朔到「地下樂團」一詞以及 2000 年後獨立音樂全球崛起的背景。早年在翻唱仍為主流的 pub 生態中,表演「創作歌曲」的風氣因音樂門檻的下降逐漸升溫,「創作樂團」們在這樣一個一個的「地下室」中逐漸形成一個特殊的社群;隨著亂彈獲得金曲獎、五月天獲得巨大商業成功,「地下樂團」的名號開始廣為人知。在樂團能見度越來越高、動能持續提升的氣氛下,開始有人鼓吹樂團除了在地下室表演和創作之外,還要能夠前進「地上」,自己錄音、自己辦活動等等,要主動讓更多人認識,才能進一步創造適合樂團發展的環境,吸引更多喜歡的人加入。這樣的理想和前面所提的歐美「獨立廠牌」概念被結合起來,「獨立音樂」便在臺灣誕生了。
大致來說,比起地下時期對主流的抵抗、反叛精神,台灣的獨立音樂普遍認知上更趨向著重「DIY」的務實面向,並包括音樂製作與外在形象經營等領域。也由於一定程度並未承襲英國、美國等西方搖滾音樂歷史脈絡(獨立發行、另類搖滾),其形象與主流的界線甚至比地下時期更加模糊。也造成即便是現在,少數一派人仍傾向使用「地下樂團」來稱呼自己或自己喜歡的音樂人而非「獨立音樂」,除了出自對獨立音樂的非主流立場的質疑,也展現「獨立音樂」一詞在台灣的模糊現況。
▲閃靈樂團的主唱 Freddy 即是早年於台灣倡議樂團應走出「地下」,成為獨立樂團的代表人物之一。(圖/翻攝自CHTHONIC 閃靈臉書)
所以,獨立音樂在台灣該是什麼?
最後,我們回到本次主題「音樂獎」,既然都一定要給予一些人肯定了,那支持獨立音樂的我們,該肯定什麼樣的獨立音樂才是真「獨立」呢?歸納這次文章提及內容,在台灣我們對獨立音樂有各種角度的解讀,包括:從產業思維切入的非傳統大型唱片公司發行的音樂的「獨立」;或鼓勵 DIY 創作精神下的「獨立」;也有崇尚批判、嘗試、地下精神的「獨立」;以及上一段所述的在地樂團圈發展脈絡下的「獨立」;或承襲西方音樂歷史發展的「獨立」。在音樂產出的供應鏈本來就十分複雜的本質下,若要錙銖必較,每個環節其實都能有每個環節自己「獨立」的表現,而在不同立論基礎下,也就會發展出不同側重面向的價值,或許這問題也早就超越了「誰對誰錯」的境界。
總歸來說,以身為樂迷立場而言,最重要的無疑是音樂本身,而掌握住「獨立」一詞的現代核心概念「自主」,或許才是為各位指引出一個方向的唯一燈塔;套句老話:「自己的獨立自己定義」,如果看見跑在那條屬於你信仰道路上的音樂人,他的歌你也非常喜歡,奏出、唱出了你所認同的「獨立」精神,別懷疑,就用力地為他嘶吼尖叫吧。
▲邁入第七屆的金音創作獎,一路走來雖飽受音樂界各方檢討指教,也仍舊是台灣光譜與「獨立」最接近的音樂獎項。圖為去年獲最佳專輯、最佳樂團、評審團獎的「濁水溪公社」。(圖/Blow 吹音樂)
好了,今天就到此告一段落吧,相信大家也看得眼睛酸了。論述上雖可能無法盡善盡美、毫無缺漏,但希望各位對「獨立音樂」一詞能有更深刻的認識與興趣,也希望在觀賞音樂頒獎典禮時,讓大家對於「獨立音樂」的支持可以更有方向!這邊懇請大家繼續支持下篇文章「獨立樂迷音樂獎觀賞指南(二):Indie 需要什麼樣的音樂獎?」,下台一鞠躬。
參考資料:Wiki 維基百科 1. 2. 3. 4. 5. 6. 7.、UrbanDictionary、音樂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Ptt (Indie Nerds文章)、英國衛報、青平台(台灣獨立音樂起源)、(仮)嚴肅樂/書迷的奧特卡室、New World Encyclopedia、Ministry of Rock (C86 Movement)、國內外各音樂相關討論文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