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圖。(圖/攝影者Tomek Nacho, Flickr CC License)
文/蓓欣/坐在神經科學與音樂的角落,看世界(換日線Crossing)
「親愛的,這裡是如此地混亂。」
在英國舉行關於去留歐盟議題公投的隔天,我收到老友 M 的訊息,看了心裡非常、非常難過。
M 是我在劍橋唸書時的摯友。在波蘭鄉下長大、大學畢業後到英國又從學士念起的她,家境清寒,初到劍橋時拿的是蓋茲獎學金。她在劍橋唸書期間就常常接外快打工,從在餐廳打雜、到在夏令營帶外國遊學生,不知道兼過幾份職。
在我記憶中的她總是那麼地忙碌。
在劍橋念完碩士後,M 繼續做了好幾份短暫合約的工作,也在我們學院的小圖書館中打工,這樣地熬了大約一兩年,才終於在牛津找到有給獎學金的博士學位念。去年終於在牛津完成博士學位的她,卻還是持續到處找工作的狀態,目前的工作是每個月續一次合約的暫時性工作。在牛津這個英國房價最貴的城市 ,她說她的薪水負擔不起一個小套房,只能跟人合租房子,之前還被惡房東整了一頓。
身為歐盟公民的她,去年告訴我,她花了好多時間申請成為英國公民,但是最後因為「是學生所以情況複雜」、更因為她「不是使用自己國家的健康保險、而是使用英國的國民健保」,而被拒絕成為英國公民。這一切在我聽來簡直不可思議,但是因為是 M 告訴我的,我還是相信了她。雖然我知道念文學類博士本來就是比較辛苦的路,但是自從認識 M 以來,我常常心疼為什麼能力這麼好的她,卻總是過得這麼辛苦?
而或許身為非歐盟人也非歐洲經濟區眷屬的我,根本就不應該心疼朋友,比較應該擔心自己這幾年早就被擋在英國工作的高牆外,連要被學校面試都還得被人力資源的人先擋著。在開始目前在德國的研究工作前,我也想過要不要回到那曾經熟悉的英國工作?
但是我漸漸地意識到,英國這些年來,已經不是我熟悉的地方了。
沒多久後,接著的就是這次英國公投的結果。如果英國退出歐盟的事實成立,我想好友 M 在英國的生活只會越來越艱苦,或許很快就會選擇(被迫)離開了。她的情形就如同我許許多多在英國從事自然科學或社會科學研究、甚至是音樂演奏的歐盟國朋友們。科學研究經費以及自由移動的權利都大大地被剝奪了,職業音樂家的薪水又很難達到英國居留最低要求,這些朋友們除了離開英國另覓機會,還能如何是好?
在英國舉行此次公投好幾個星期前,我在英國的老友們紛紛開始在各種社交網站上表態、分享各式分析,而大家清一色地都是支持英國留在歐盟。身在德國的我那時還以為這是英國社會目前的普遍意識。
直到我今年 5 月中下旬到英國,聽到了一些不同的聲音,才意識到支持離開歐盟的聲勢比我想像中浩大得多。
例如,我還清楚地記得 5 月即將離開英國的那天,前往機場的路上與計程車司機聊天時,司機不斷地抱怨在倫敦生活有多麼不容易,還不斷地抱怨外來移民(而這位司機自己正是巴基斯坦第一代移民)。得知我目前住在德國後,他馬上把話題轉向英國的歐盟議題公投:「我討厭德國。英國一定要離開歐盟!你難道不討厭德國人嗎?」
那天睡眠不足的我,坐在計程車後座,被他所說的話弄得更加地暈眩。但是經過在英國的那幾天後,甚至到上上星期聽說有英國人反對歐盟是因為「怕土耳其也要加入歐盟,土耳其人會大舉入侵英國!」,直到親眼看到這次的公投後各項血淋淋的分析數據後,終於越來越明白了──
我所熟悉的劍橋以及倫敦,以及好友 M 所在的牛津,大多數的人都是贊成留在歐盟的。尤其是劍橋、牛津這些普遍教育程度高、以研究為重點且國際化的地區,超過 70% 壓倒性票數都是希望英國留在歐盟的。難怪我的老友們立場如此一致──那只是因為我們教育成長背景相似、想法雷同。「我們」,是一個族群,是同一個世代。以這幾天氾濫的各式統計「過度精簡」地來說,年齡越高、收入越低,且越缺乏「外國背景」的族群,也越有贊成脫離歐盟的傾向,而且「聯合王國」已經可以清楚地看出蘇格蘭及北愛爾蘭並「不聯合」英格蘭、傾向留在歐盟內的現象,恐怕還會觸發蘇格蘭第二次獨立公投。
英國此次公投後,先不談任何可能的後續動作以及未來與他國的協定,以我單純的生活角度來看,在英國這群支持留在歐盟的老友們,幾乎通通呈現崩潰狀態。身在不遠的德國的我除了以「英國有緣人」的角度來關心此次重大事件,也非常擔心著接下來對於德國甚至是世界所產生的效應。我更擔心的是,從土耳其的現狀(筆者舊作)、到德國右翼政黨抬頭、再到這次的英國公投,我所看到的,是階級越來越明顯、教育程度落差越來越大、某些特定族群越來越仇外的分裂對立世界。
面對著越來越不確定的未來,我想我需要更多正面的力量與信念,還有更多、更多的努力。
關聯閱讀
英國政府:念完不回國,我就逮捕你!──美籍博士遭拘役,再次突顯排外情緒
「英國留學前,請繫好安全帶」──真希望當初自己有先看的良心提醒
我24歲,用六萬預算周遊歐亞非十多國──街頭賣藝環遊世界,這是我的生存方式
作者簡介
蓓欣/坐在神經科學與音樂的角落,看世界
蓓欣,台灣女孩。英國劍橋大學工程碩士,倫敦大學神經科學碩士,德國漢諾威系統神經科學中心博士。雖然是個認知神經科學家,也是個熱愛音樂與運動的業餘鋼琴家。固定受邀於巴黎 Châtelet 音樂廳表演獨奏,也曾受邀於慕尼黑愛樂的家Gasteig、莫斯科大學以及巴黎索邦大學大廳表演。目前擔任德國哥廷根大學歐洲神經科學中心博士後研究員。臉書專頁:坐在神經科學與音樂的角落,看世界。https://www.facebook.com/NeuroMusicLife/
執行編輯:郭姿辰
核稿編輯:張翔一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換日線Cros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