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初五開工日,也代表春節連假進入尾聲。(示意圖/資料照片)
初五開工日,也代表蛇年春節連假進入尾聲,面對即將而來的上班日,民眾可能產生情緒低落或心情焦慮等狀況,甚至出現「收假症候群」收不了心,在開工前一天大失眠,呈現「上班一條蟲、下班一條龍」,大大影響到工作效率。亞東醫院精神科醫師吳珮全分享,常有患者向他抱怨,想到復工後又要被工作業績追著跑,就好不想上班,對於春節連假真的可以說是既期待又害怕。
▲開工日,部分民眾可能產生情緒低落或心情焦慮等狀況,甚至收不了心。(圖/翻攝自翻攝自Pixabay)
對此,吳珮全醫師提供了五大收假秘笈,教導民眾如何盡早收心,幫助生活回復正常軌道。
第一招:減少刺激活動
在收假前1-2天,避免參與過於刺激或興奮的活動,逐漸調整三餐時間和就寢時間,使身體能夠適應日常生活的節奏和工作或學習的要求。
第二招:從事溫和運動
白天參與輕鬆的活動,如散步、靜坐或瑜伽,保持室內明亮自然的光線。如果天氣陰暗潮濕,可以增加室內照明和除濕,以放鬆身心,減輕焦慮和壓力。
第三招:避免大魚大肉
在收假前1-2天,開始飲食清淡,避免油膩重口味的食物和宵夜,增加蔬菜水果和高纖食物的攝入,有助於保持身體的良好狀態。
第四招:放鬆身心練習
在睡前聆聽輕柔的音樂,進行放鬆練習或腹式呼吸,也可以享受溫水泡澡或使用溫和的精油薰香或按摩,如薰衣草、佛手柑、苦橙葉和檀香等,有助於幫助入睡,使情緒更穩定。
第五招:提早制定計畫
提前準備所需的文具、文件和其他必要物品,制定清晰的工作或學習計劃,這將有助於在第一天更有條理地開始工作或上課,減少不必要的擔憂和焦慮。
亞東醫院精神暨身心醫學部醫師李耀東也提醒,春節後,許多人可能會感到上班提不起勁或容易疲倦,適當調整作息和飲食有助於快速恢復狀態。飲食方面,應避免大魚大肉,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湯品或蒸煮蔬菜;並安排規律運動,每天30分鐘的運動能促進代謝並提升精氣神。在復工前,保持每天7-8小時的充足睡眠,並撥出時間靜下心來,為新的一年設定短期目標,讓新年的第一步更具方向感。
李耀東強調,「健康過春節的關鍵是『適度』」,在熱鬧的年節氛圍中,適時為自己「踩剎車」,既能享受快樂氛圍,又能避免健康亮紅燈。若春假結束後,回到工作崗位約一個月仍感到身心未恢復,出現憂慮、躁動等狀況,建議民眾可前往精神暨身心醫學部門診諮詢,獲得專業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