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疾管署宣佈腸病毒增2例重症。(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疫情捎來好消息。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今(21)日宣布國內腸病毒疾門診跌破萬人、下降22.8%且低於流行閾值,脫離流行期,但仍新增2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為北部2歲男童及未滿1個月新生兒。其中新生兒出生約一週多出現發燒、呼吸急促、血氧偏低,轉加護病房治療,後續檢驗研判是腸病毒感染併發腦膜炎。證實感染伊科病毒2型併發重症。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新增2例腸病毒併重症病例,為北部2歲男童及未滿1個月新生兒。其中未滿1個月新生兒,去年底出生後即因呼吸窘迫、低血氧收治嬰兒病房,後因出現發燒、呼吸短促及血氧下降情形,轉收住新生兒加護病房治療,收治期間出現心律不整、血壓偏低、二氧化碳滯留、血小板偏低等情形,經通報檢驗後確認為感染伊科病毒2型併發重症,個案治療後症狀改善,目前持續住院觀察。
另,2歲男童於去 (2024)年底發燒就醫,隔天出現右頸腫脹、吞嚥困難等症狀再度就醫,經診斷為急性中耳炎收治住院,期間出現雙腳無力、行走困難情形,經通報檢驗後確認為感染腸病毒D68型併發重症,個案治療後狀況改善,已出院。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進一步說明,上述北部的未滿1個月大男嬰個案,出生後就出現發燒、呼吸急促、血氧偏低等症狀,隨即被轉至加護病房治療,後續腦脊髓液檢出病毒,證實感染伊科病毒2型併發腦膜炎及休克重症。所幸男嬰在接受治療之後,症狀已逐漸改善,日前已轉至一般病房住院超過3週,目前持續治療中。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第3週(1月12日至1月18日)門急診就診計9673人次,較前一週(12,523人次)下降22.8%,疫情呈下降趨勢且低於流行閾值(11,000人次),脫離流行期;近四週實驗室監測顯示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6型及腸病毒D68型,社區仍持續具其他腸病毒型別活動。以病例發病日統計,今(2025)年尚無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去(2024)年累計12例重症,分別感染克沙奇A2型3例、克沙奇A10型及腸病毒D68型各2例,克沙奇A16型、克沙奇B3型、克沙奇B4型、伊科病毒2型及伊科病毒11型各1例,其中年齡未滿1歲幼童計8例,籲請民眾留意孩童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
疾管署說明,國內腸病毒疫情雖持續下降,但農曆春節將至,親友團聚、人群交流移動頻繁,腸病毒傳播機會增加,無論成人、小孩皆有感染風險,提醒民眾應保持警覺,落實肥皂勤洗手及環境清消;連假期間如果有身體不適,應儘速就醫,並在家好好休息,儘量減少拜年、探訪親友等交誼活動,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的公共場所,以利身體儘快恢復健康;嬰幼兒如經醫師診斷為感染腸病毒時,應避免與其他嬰幼兒接觸,並留意其健康狀況,一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儘速送醫。另,請家長及教托育機構人員注意居家及學習環境通風、清潔及消毒,建議使用濃度500 ppm的消毒水(10公升清水+100毫升市售含氯漂白水)進行一般環境消毒,以降低病毒傳播的機會。
疾管署再次強調,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請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