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春節恐迎「霸王寒流」醫示警室內也會凍傷 「2大暖身行為」超NG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天冷要小心皮膚乾裂甚至凍傷。(示意圖/資料照片)

▲天冷要小心皮膚乾裂甚至凍傷。(示意圖/資料照片)

下週就是春節連假了,但天氣越來越冷,春節前後恐迎霸王級寒流,部分地區下看5至7度極端低溫。民眾要小心皮膚乾裂甚至凍傷。醫師提醒,天冷民眾常出現凍傷或凍瘡,其實在室內因輻射效應也會造成溫度下降,也可能造成凍瘡,民眾應注意手腳部保暖,建議在外出時穿毛襪、戴手套外,若凍瘡輕微者可塗抹乳液並觀察。

根據中央氣象署資訊,受東北季風影響,本週五至週日(1/24至1/26)將轉濕涼,小年夜(1/27)氣溫驟降,恐越晚越冷。要注意的是27日小年夜有強烈大陸冷氣團南下,到時各地區明顯轉冷,28日除夕北台灣低溫9度,其他地區12、13度,估要到30日大年初二強烈大陸冷氣團減弱才會逐漸回暖。

而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也分享了「WINDY歐洲模式除夕夜晚溫度分布」圖,表示小年夜會有非常強的冷空氣南下,預估可達到寒流等級、乾冷型態,在輻射冷卻效應開外掛的情況下,部分地區將出現極端5至7度極端低溫,內陸近山區、丘陵地還會更低,影響時間預估從小年夜、除夕、初一都會非常寒冷,提醒大家這幾天準備返鄉過節衣物要多準備禦寒衣物。

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冬季天氣寒冷,民眾最常出現的就是凍傷或凍瘡,近期診間患者增加逾一成,而有免疫性疾病或是循環差的民眾,也較容易發生凍傷凍瘡。患者在手指、四肢、腳趾關節出現紅、腫、痛、癢等病灶,或是出現紅疹、紅斑等情況。

記者詢問,若怕冷怕凍傷,是否待室內就「萬無一失」?趙昭明說,有時候就算一整天待在室內,「因為輻射效應導致屋內溫度還比室外低,一整天在家也可能出現凍傷凍瘡現象,只要室內外溫差大,時間一久就有可能,只是凍傷的輕重差別。」另,凍瘡或凍傷不一定是對稱性的,有些人是5隻手指都有,有些人只有1、2根指頭紅腫或癢,還以為是過敏,仍建議就醫評估。

國健署也提醒,每當氣溫驟降與天氣濕冷時,因血管內的平滑肌也會跟著收縮,更容易造成血壓升高,造成心肌梗塞和中風急性發作機會大增,在長者尤其明顯。國健署提供4項建議: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定期健檢控制三高、進行慢性病風險評估,並避開「喝酒暖身、取暖燙傷」2大不適當抗寒行為。

國健署提醒,長時間使用暖暖包要小心低溫燙傷。(圖/資料照片)

▲國健署提醒,長時間使用暖暖包要小心低溫燙傷。(圖/資料照片)

1、喝酒暖身:一般誤認喝酒可暖身,理由是酒精讓皮膚的微血管擴張,短暫產生暖意的錯覺,但實際上因酒精作用的緣故,反而會造成身體內部的中心體溫下降。

2、取暖燙傷:長者及嬰幼兒不易用言語表達,或是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其末梢神經感覺較為遲緩,甚至是中風患者無力翻身,容易因直接或長時間使用電毯、暖爐,及暖暖包等造成低溫燙傷。若要使用隨身保暖用品,建議在外層包一層毛巾或布再使用。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
未成年請勿飲酒,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2025金蛇年攻略
推薦專題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京華城弊案北院首開庭 傳訊李文宗、彭振聲、邵琇珮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