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馬岳琳攝影(換日線Crossing)
文/雙寶娘/台灣媽媽的上海教育觀察(換日線Crossing)
在中國,「身無分文」是普遍的生活方式
在許多國家生活,出門忘了帶錢包是件大事,你可能會特地跑回家拿,因為沒有現金或信用卡,對一天的正常作息影響很大。但在中國,只要你有一部智慧手機,可以不用帶皮夾,甚至連銀行卡信用卡都不必,可以無後顧之憂在外面闖蕩一整天。
只要你在手機移動支付軟體提前存進一筆錢或綁定銀行卡,確定有網路可以使用,就可以支付生活中大大小小的費用。外出搭計程車、吃飯、看電影、買東西,都可以用一支智慧型手機完全搞定,至於水電瓦斯費、房租費、交通罰款費等拉哩拉雜的生活繳費,不用再跑便利超商或銀行,只要待在家也統統可以支付,最神奇的是連家政幫傭、修繕房屋水電、美容美髮、教育家教,一樣可以利用手機軟體尋找適合的人選,透過行動支付完成交易。
因為行動(移動)支付太方便,很多人開始習慣不放現金在身上,這種「身無分文」的生活方式,已然成為中國大部分民眾的習慣。
行動支付嚴重影響孩子的金錢觀
在中國定居的這兩年,我也成為行動支付的重度使用者,也不避諱在孩子面前拿起手機支付購物,直到有一天,在商店發生的一件事,才讓我反省移動支付對孩子產生的影響。
有一天帶著孩子外出散步,天氣熱孩子吵著要買冰棒吃,因為不想讓孩子吃太多人工化學食品,我直接以「沒帶錢」為理由拒絕他們的要求。沒想到哥哥說:「媽媽,你手機拿出來付就可以了啊!」以前在台灣,每當孩子吵鬧購買沒必要的東西,我會用「沒帶錢」這招應對,沒想到這一招在中國完全失效。原因就出在我常在孩子面前利用網路買東西甚至利用外賣軟體訂食物。
孩子使用行動支付,容易養成過度消費的習慣
方便背後付出的代價卻很大,尤其是對孩子金錢觀的影響,幼小的孩子智力水準還處在發展階段,他們需要透過實物來學習,很難理解網路支付這種「虛擬世界」裡發生的交易。在他們眼中,看到的是大人只要在手機點個幾下或刷一下,就可以很快得到想要的物品。
就算跟他們解釋電子支付的原理,孩子大概也無法理解,而這種省略現金交易的消費模式,長久下來還容易養成孩子過度消費的不良習慣,在中國就曾經發生過多起孩子用父母的手機,偷偷購買遊戲點數或高額消費品的社會新聞,這是一個移動支付所產生的漏洞、及額外衍生的教育問題。
給孩子認識及使用現金的機會,才是建立正確金錢觀的開始
為了將移動支付產生的負面影響減至最低,我決定先培養雙寶正確的金錢觀。我讓孩子認識目前流通的貨幣,剛好上海小學一年級的數學課也教到「認識錢幣」的單元,我把所有面額的錢幣,包含紙鈔和硬幣都介紹給雙寶認識,等孩子差不多認識之後,就把帶孩子到商店購物,大部分的孩子都很喜歡自己買東西,不會拒絕這項父母交付給他的任務,可以利用金額較小的商品如飲料、零食開始,讓孩子從實際操作的過程中自己付錢,動手數一數手中的現金,也許一開始無法完全正確,父母要耐心從旁引導,反覆幾次後孩子會漸漸掌握方法。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孩子會了解商品不能私自拿取,而是需要透過金錢才能獲得,進而建立正確的交易觀念。
另外,去銀行辦理金融業務或去 ATM 機器提存現金時,我也會帶上雙寶,機會教育孩子儲存和交易的方法。
近年來台灣的銀行每到寒暑假都會舉辦的兒童理財活動,透過專業人士的協助,利用團體活動或桌遊的方式育教於樂,只要返台我也會積極幫孩子報名。
享用移動消費的便利,更要加強人與人互動的學習
有幸成為科技技術進步的受惠者,是現代人的福氣,但我相信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卻不能取代人性,享受移動消費便利的同時,更要加強人與人互動的學習,例如上面所說實際帶孩子上街買東西、去銀行辦理金融業務等等。而台灣現在各種支付應用蓬勃發展,將來會不會面臨和中國一樣的教育問題,值得後續的觀察與注意。
關聯閱讀
丹麥告別現金交易──行動支付時代近在眼前,我們準備好了嗎?
芬蘭小學生,用自己賺的錢辦畢業旅行──別等餓了,才學釣魚
上海全職媽媽的減法哲學:先生不回家、親友愛比較,妳更要多替自己想一點
作者簡介
雙寶娘/台灣媽媽的上海教育觀察
出走的幼教老師一枚,2013年在眾人的反對下,辭了號稱鐵飯碗的公教老師工作,帶著孩子跟隨著先生到中國工作,由北京開始漂流,足跡暫時停落在上海。一雙子女目前就讀上海公立小學,期望用臺灣教師的角度,將所遇到的文化衝擊與影響記錄下來,供日後追憶也與各位分享之。更多關於雙寶娘的文章,及我們這一家在上海生活的點滴,請移動您的手指,進來阿娘喂!龍鳳胎在上海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wins0807按讚分享。部落格:http://twins0807.pixnet.net/blog
執行編輯:Christine
核稿編輯:張翔一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換日線Cros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