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深一度/手術室變儲藏室 實施健保讓小醫院倒6成

記者高秋萍、諸宇泓/綜合報導

今(6)日的新聞深一度,要繼續帶您來看「分級轉診制」失靈的苦果!健保實施20年來,介於「醫學中心」與「小診所」之間的「中型地區醫院」,全台倒了一半以上。民眾一張健保卡在手,不管大小病,就能逛遍各大醫院,反而老字號的地區醫院,空有一堆病床和經驗老到的良醫,卻苦等不到病患。手術室已經不用來開刀,而是變成儲藏室,最後不是關門大吉就是轉型。影響最大的正是偏鄉居民,得跋涉數十甚至百里路,才能找到較具規模的地區醫院,幾乎沒有生病的權利。

▲拚不過大醫院,小醫院手術室漸漸熄燈。

彰化卓醫院院長卓建志:「空蕩蕩的,急診也關了,比方現在啦,你看就只有這幾個病人。」下午3點門診時間,放眼醫院冷清清。

彰化卓醫院院長卓建志:「鄉下人口都早起,所以白天一般還可以開3、4診,但下午天氣熱也要到田裡工作,所以病人就少,下午就只能開1診,所以我現在診間空蕩蕩的。」候診區幾十個座位唱空城,乾脆關燈,節能減碳還能省電費。

▲健保實施後,病人大多往大醫院跑。

彰化卓醫院院長卓建志:「因為病人都往大醫院跑了,所以本來有2間開刀房,現在一間已暫停使用,做我儀器的儲藏室啦,這些都是還有的啦,現在大概就只剩下這間還有作開刀使用。」

從過去每月上百台刀,掉到個位數,不復全盛期光景,彰化北斗開業53年的卓醫院,院長卓建志不勝唏噓。

▲彰化卓醫院院長卓建志。

彰化卓醫院院長卓建志:「以前真的是從開腦、膽結石、胃、大腸,甚至骨折那些都開,現在就只剩下一些骨折的病人。」

▲地區醫院20年倒閉逾6成。

拚不過大醫院,卓醫院危機是所有厝邊小醫院的縮影。健保開辦前,全台607家地區醫院,現在只剩375家,扣掉轉型特殊專科求生的,只剩225家,健保竟掀起小醫院倒閉潮。

彰化卓醫院院長卓建志:「從我父親大概民國43年就開業小兒科,所以人家說這是厝邊醫院,大家都是老朋友、老患者,我們才是真正社區的家庭醫師。」

父子2代讓北斗小鎮「醫靠」,超過半世紀。目前靠著部分院區,轉型老人護理勉強苦撐。但,能撐多久?

▲如果健保繼續不落實分級醫療,台灣醫療將崩盤。

社區醫院協會理事長謝武吉:「整個都跑到醫學中心去,因為(民眾)他們小病大看,大病特看,沒病也看,(未落實分級)繼續這樣推動下去,台灣醫療絕對崩盤。」

社區醫院協會理事長謝武吉,點出問題就在健保「沒落實分級醫療」,因為健保法第43條規定,未經轉診就往醫院跑,地區醫院民眾要自付3成,大醫院則拉高到5成,所以大醫院門診應多付1526元,事實上卻只多付360元,分級醫療形同虛設,小醫院自然難生存。

再看看高雄愛仁醫院,骨科主任韋有升正在進行一台小手術,幫病患清除胸部軟組織腫瘤,開刀房每月10到20台刀,都靠骨科權威韋有升撐起來,仍不復醫院過去,每月上百台刀的繁忙。

▲小醫院病人流失,手術室被當成倉庫使用。

高雄愛仁醫院副院長邵孟玲:「我們的門診量是有增加的,但我們病房在住院率來講,沒辦法達到我們想要的期望。我們有2個樓層的病房,使用的話只有1個樓層,像這個樓層幾乎只能閒置,堆放一些…當倉庫來用。」」

為了自救,7年前一度撐不下去的愛仁,放膽逆勢操作,砸重金垂直整合,從大醫院找來心臟內科權威楊志余、骨科權威韋有升,以及來自國軍高雄總院、高榮、長庚、高醫大等31位名醫,來專任或駐診,強化陣容吸引病患上門。

愛仁副院長(心臟內科醫師)楊志余:「醫學中心看病患時,一個病人頂多就是2到3分鐘,最多5分鐘算奢侈,我們(地區醫院)相對給病患的診治時間相對多很多。」

不用到大醫院等大半天,這裡就能看到名醫。

心臟科醫師楊志余:「這台機器最棒就是,它與時俱進,非常進階性的。」

▲健保給付「同工不同酬」。

包括要價5、6百萬的彩色超音波,共斥資4、5千萬更新儀器,果然逆轉勝,6年來初診病患提高3倍,但還是長期飽受健保給付「大小眼」,因為一樣是治感冒,健保給付醫學中心硬是比地區醫院多500元;生產給付,醫學中心比地區醫院多4000元,差別待遇多如牛毛。

社區醫院協會理事長謝武吉:「同樣是生小孩,就有這種差別,我常常說這個啊,我們醫師的職照有缺角嗎?也沒有啊!」

同工不同酬,小醫院情何以堪,尤其未落實分級醫療造就2個極端,厝邊小醫院紛紛熄燈退場,大醫院擠爆造成醫護過勞,結果恐造成民眾、醫護、醫療院所三輸。(整理:實習編輯黃于荃)

三立新聞台
#新聞深一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