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新聞/綜合報導
台灣想成為「亞洲矽谷」,對新創公司來說其實最迫切要解決的就是金流、還有相關法令限制,因為對比新加坡採開放態度,台灣現況就是陷入舊思維,以為只要政府帶頭蓋大樓就能了事,忽略對創意和人才的尊重。
▲新加坡招牌魚尾獅。
招牌魚尾獅始終屹立不搖,但這個去年才歡慶50周年國慶的新加坡,骨子裡早就開始蛻變,甚至躍居亞洲最大的創投中心,有將近20%創投基金早就流入新加坡,遙遙領先日本、南韓和香港。
▲▼新加坡「新創論壇」聚集各路人才。
尤其是每年舉辦的「新創論壇」更是集結各路好手,不僅規模一年比一年更盛大,今年出席人數更高達4千多人,舞台甚至還直接設計成「擂台」造型,因為在這裡每個人只有3分鐘的機會。
▲每人都在用最短的時間推銷自己。
台灣當然沒缺席,只是相較「國家隊」打團體戰,31歲的王祥宇卻寧可單打獨鬥,自己報名到新加坡找機會。
▲Saihu創辦人王祥宇。
Saihu創辦人王祥宇:「因為我們強調在跨境嘛,所以我們在中國大陸、台灣,然後再加上我們現在到了新加坡。」
原來關鍵就藏在細節裡,在台灣新創團隊申請政府補助不僅程序繁複、經常淪為「作文大賽」,還有金流和相關的法令限制更常常讓新創公司一個頭兩個大。
Saihu創辦人王祥宇:「其實最明顯的案例就是金流,所以我們在台灣在操作C2C金流的交易的時候,其實我們都會非常小心,就怕不小心就誤觸法網。」
▲對比國外,台灣的法律環境對新創公司較不友善。
而且相較新加坡的「開放」,台灣卻始終還停留在「圈地招商」的舊思維,尤其「五大創新研發計畫」首波「亞洲矽谷」發展基地就選在桃園,這佔地21公頃的空地上論時間、論速度恐怕已經輸在起跑點。(整理:實習編輯李芷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