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貓(陳穎青)
多棒,沒想到我長久關注的中文領域,也開始有國際競爭力了。我興沖沖地根據新聞裡的關鍵字搜尋教育部相關計畫,不幸在第一個連結裡發現了一條完全相反的新聞:
中國搶人,台灣華語生首度負成長。
台灣連華語教學都輸人?
所以開頭的新聞說的也許是事實,但只是部分事實,新聞只講了好聽的部分,略過了難聽的。台灣的華語文教學國際競爭力是衰退,而不是成長。日本人為什麼會來台灣,原因並不是我們教學有口碑,而是台灣對日本比較親切。
這是個悲哀的訊息,而這還是政府信誓旦旦要
「打造台灣成為華語文產業輸出大國」的政策願景。順著教育部打造這個願景的「八年計畫」在線上瀏覽,我們會看到各種周邊計畫,從課程,到通路,到甚至海外學生的接待家庭,包羅萬象。
唯獨看不見的,是如何在目標族群(全世界想學中文的人)中,塑造真正有威力的品牌形象,以便超越中文教學最大的競爭對手——中國。
學中文去中國學,學中文找中國學校,這是全世界任何想學中文的人,自然會有的反應。中國又如此巨大,每一個想進入中國市場的人,必然會帶著學中文、順便建立人脈關係、兼了解風土人情的心態,上門去學。
這是台灣在中文教學市場上先天的劣勢,因為對岸占著「中國」招牌的好處。台灣如果沒有做對事,光是在先天的市場認知上就已經處於挨打局面了,如果我們還是只會怪對手到處撒銀子,辦孔子學院,搶學生搶得兇,有用嗎?當然沒用。入台華語生開始萎縮就是現實給我們警告。
怎樣才能做對事呢?讓我們看看教育部對台灣這個產品的市場定位:
教育部深信,我國所保有的正體字華語教學與豐富多元的文化內涵,以及六十年來的優質華語教學聲譽,加上經過專業訓練的優秀華語師資,以及臺灣多元文化的豐富內涵,足以吸引優質的外國學習者,開拓另一個華語巿場客層。
(提供全方位師資、課程 邁向華語文產業輸出大國)
這就是主政者對自己的認知。對市場不了解,對對手沒有分析,對自己真正的優勢完全沒有知覺。中國只要說,來學簡化字,簡化字更好學,簡化字市場最大;這樣就算有再多的文化內涵、教學聲譽,能打得過嗎?
不過有一點教育部倒是心頭雪亮,那就是:我們打不過,所以我們應該「開拓另一個華語市場客層」(見引文最後一句)。所以教育部根本不敢正面交鋒,只想趁著華語熱,看看能不能在邊上分食一點市場零頭。這句引文清楚地傳遞出了這種失敗主義的心態。
這個市場上,最直覺、最討好的訴求都在中國,不打破這個刻板的品牌形象,台灣豈會有出路?中國占有招牌字眼的優勢(學中文應該去中國),這確實無法改變,但更棘手的還不只這個,台灣的中文產業面對更棘手的麻煩,是「簡化字」所暗示的「學起來比較簡單」的假象。
中文是如此困難,以至於任何可以強調簡單、速效的藥方,都會受到歡迎。想學中文的外國人一看到「簡化」,心裡就高興了,腦中就響起了天籟:對嘛,當然要從簡單的學起啊。
我們如果不斷強調正體字是固有傳統,是完整的經典,是博大精深的文化,那正好是把懷著忐忑心情,不知道學中文會不會很困難的洋人學生從門口趕走。
必須瞄準簡化字的罩門
在國際語言教學的市場上,正體中文的威力,不應該是正統傳承,而應該是直接跟簡化字單挑誰最簡單、易學,誰是更高效的入門選擇。我們應該建立只有傳統字才是「可以理解,不用死背,最適合外國人學習的中文」的品牌形象。直接針對簡化字的罩門發起攻擊,台灣才可能在整個市場上爭得自己的市場占有率。
簡化字原本就是為普及教育而發明的,我竟然說傳統字才更簡單,更好學,這不會太自嗨嗎?當然不。
原因很簡單,因為簡化字只簡化了單字,卻造成整個漢字系統的繁化,而且造字邏輯混亂,漢字原本可以理解的系統性變得支離破碎。所以事實上簡化字才是難學的字。
大部分想學中文的外國人,都已經脫離幼兒語言學習期很久了,他們不再有幼兒的優勢,從小把語言模組直接鑄刻在大腦神經迴路上,他們更需要倚靠理解的方式學習,而這正是台灣使用傳統漢字先天的優勢。
瑞典真實的漢字教學經驗
寫出暢銷書
《漢字的故事》的林西莉老師在瑞典的教學經驗就是證明。林西莉是瑞典人,雖然她在北京學過中文,但當她在瑞典教中文的時候,教的卻是傳統字(她稱為原體字)。她在書中提到學習簡體字的問題:
有很多新造的簡體字,不但看起來很怪,甚至可以說很醜。對我來說,這些簡體字其實更難記住。所以每次我要學習新字的時候,我一定先去看原始未簡化的「原體字」,熟悉其字形結構,辨認出部首、聲旁,努力去看出那個字背後隱含的古老圖像。只有在我摸清楚每個「原體字」真正的意義後,我才有辦法學會並記住新的簡體字。
這是一個真正在線上教授漢字的老師,實際的經驗之談。她用課堂講義為基礎寫成的超級暢銷書《漢字的故事》,在瑞典的總銷量是八十萬冊,而瑞典是一個人口只有八百萬的國家。十分之一的國民透過她的介紹,能夠欣賞漢字的造字之美,這是簡化字辦不到的。
簡字更難學,實際的字例
為什麼筆畫多的傳統字更好學,筆畫少的簡字反而難呢?我且舉幾個例子,例如門、開、關這組字:
傳統字:門、開、關
簡化字:门、开、关
傳統字你一看就知道這三個都跟「門」有關,但在簡化字上,你找不到這種關聯,你只看到三個陌生的符號。這三個字破壞了中文的設計邏輯,看起來筆畫簡單了,但字的相關性不見了,事實上你要花更多的力氣死背,而且是背完全沒有邏輯可言的符號。
再一組:
傳統字:葉、諜、蝶、碟
簡化字:叶、谍、蝶、碟
葉簡化成叶,一點道理也沒有,木也沒了,草也沒了,聲音也不對,更糟的是,葉底下的「枼」,是個常用的形聲和會意的字符,在間諜、蝴蝶、光碟等常用字裡面會大量使用。所以呢,傳統字只要學一個「枼」,就可以通用於所有這些形聲字和會意字。
蝴蝶、光碟和樹葉有什麼關係呢?它們不只同韻,同時也都是薄薄的一片(枼原本就是葉的古字,所以它衍生出薄片的意義)。
這是傳統字系統學習的優勢,簡化字則破壞了這個系統,表面上葉子的寫法簡單了,但系統類推的優點卻破壞了。字音不再看出淵源,字義的會意關聯也完全消失。
簡化字根本的問題就是這樣,貪圖一個字的便利,結果卻是把整個系統打亂。更可笑的是,以這組字而言,碰到蝴蝶、光碟的時候,「枼」這個部件你還是得學,根本省不掉。
再一組:
傳統字:構、購、講、媾、溝
簡化字:构、购、讲、媾、沟
傳統字這一組都有一個共同的組字部件:冓。冓在甲骨文裡畫的是某種結構交錯的構造物,當它用來作形聲、會意字的偏旁時,用的就是這個交錯、交互、交流、溝通的意義。從傳統字的五個字來看,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如此造字的理由。
但在簡化字裡面這個造字的理由消失了,不但消失了,同時另外用兩組零件取代原先統一的冓字(勾、井),更糟的是,竟然有一個字保留冓部件不動。
單字簡化,但卻導致系統的負荷增加
這樣學生要學這五個字,是比較簡單還是比較困難呢?你要比傳統字學生更多學兩個組字部件,然後還要死記硬背這些字的字義,而傳統字要學的那個部件你也不能不學。單字好像簡化了,但系統的負荷則增加了。
相對的傳統字學生只要記一個冓字,所有五個字就都可以記得,不但可以記得,還可以理解他們為什麼擁有共同的組字零件。
(學簡字的洋學生如果看到「讲」字,心想這個字跟「进」字一定關係密切吧,他就慘了,找死了他都找不到關係何在。)
簡化字就是這種左支右絀的體系,眼光短淺到以為單字筆畫簡化了,文字就好學了,卻不知道漢字造字有本來的生態,破壞了生態導致所有字都要死背硬記,還洋洋得意說學習變簡單。可嘆。
漢字是由組件構成的文字。根據中研院的報告
(漢字構形資料庫的研發與應用),針對大五碼的一三〇五一個常用、次常用字集,可以拆出四四一個基礎部件和一八五六個合成部件。而簡化字總表中的二二三五字,就額外新增了四十一個基礎部件,和二二五個合成部件。
從部件構字的角度言,簡化字事實上增加了漢字學習的難度和複雜性。因為你要多學更多新部件,而舊部件大部分也無法省掉不學。最糟的是新舊部件沒有關聯,所以兩個使用相同部件的傳統字,在簡化字裡面經常看不出它們原來曾經是一家人。
傳統字威力最強的地方
系統被拆散,關聯被消除,中文變成無法理解的文字,只能硬背。這就是簡化字為什麼無法簡單學的原因。而這也是我們使用的傳統字威力最強的地方,好學,可理解,學習效率高,還能串起三千年的漢字文化,包括簡化字也能在傳統字基礎上快速學習。
可惜我們空有神器在手,主事者卻不知道這威力有多大,只會做出看起來包山包海的專案,消耗可憐的預算,然後把來台學中文的市場越做越小。我們如果連祖宗留下來的寶貝都不曉得如何經營,還有什麼資格自居正體字的守護者呢?
台灣一定要、也必須要在國際教學市場上打敗簡體字,這是沒有藉口可講的。(更多老貓文章請看
老貓出版偵查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