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力」的英文到底怎麼說?英美大報的中翻英大考驗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圖/翻攝自YouTube

文/(換日線Crossing)

雖然這次里約奧運開幕前負面消息不斷,包括選手村設備破舊以及場館周邊環境髒亂,加上台灣網球好手謝淑薇的退賽,以及棒球不在比賽項目裡,多數台灣觀眾可能沒有太多期待,不過隨著奧運各項比賽的進行,倒是有許多有趣的場邊花絮陸續發生。

其中,最引起所有媒體熱議的當然是來自中國游泳選手的傅園慧,她那毫不扭捏且表情豐富的真誠賽後發言,不只是華人觀眾為之瘋狂,國際媒體當然也馬上嗅到超高娛樂性的新聞價值,但問題來了,來自杭州今年一月剛過 20 歲生日的傅園慧面對記者隨口說出「我已經用了洪荒之力啦!」這句話,對從小講中文長大的我們來說都不一定熟悉了,對於國際媒體要把「洪荒之力」翻譯成精準的英文,也著實考驗著各家國際媒體記者和編輯的真功夫!

看英文之前,先來看看中文的部分,媒體曾採訪多位國文老師的意見,認為「洪荒」就是指天地之間尚未開啟時那種沒有文明、遼闊混淆不明的景象,也有專家進一步解釋,洪荒之力就是人在被上帝創造時的巨大原始力量,甚至就是地質上的造山運動。

好了,現在「洪荒之力」的中文意思大概有了個底之後,再來來看看英、美兩國一些不同媒體如何用英文去體現這個詞彙:

英國《每日郵報》:"I have played my full potential, used all my strength!"
感想:我認為這是非常迂迴的說法,完全不能反映出中文裡「洪荒之力」的意境,我覺得是沒有什麼太多用心的一般轉譯罷了。

英國《衛報》:"I used all of my mystic energy!"
感想:比起小報《每日郵報》的摸不著頭緒,比較具有權威性的質報《衛報》看得出來努力試圖要解釋讓讀者了解,只是「神秘的能量或力量」,可能讓人會有點被誤導,以為是特異功能?

英國《BBC》:"I have used all my prehistoric powers to swim."
感想:可以感受到《BBC》大概知道洪荒之力,是代表人類文明前的蠻荒時間,所以選擇用了「史前力量」來闡述,雖然沒有很精準,但意思到了。

看了幾間英國媒體的用法,再來看看幾間美國主流媒體的說法:

美國《華盛頓郵報》:"I used all my mystical power."
感想:跟英國《衛報》有點類似,只是一個用 energy,一個用 power,大體上應該是知道「洪荒之力」帶著一些史前神秘色彩,所以還算是適切。

美國《紐約時報》:"I used my primordial powers!"
感想:《紐約時報》非常有水準,用了一個相對比較不常見的字「primordial」,這個字其實是在《舊約聖經》裡創世紀的用詞,可以說是跟中文裡的「洪荒」是最接近的,記者或編輯顯然有花時間去了解其中奧義。

美國 《ESPN》:"I have use my primordial force."
感想:專業體育媒體《ESPN》,也在《紐約時報》刊載後一天,引用了《美聯社》的報導,同樣也用了這個具水準且貼切的用法,雖然選擇 force 和 power 不同,但大致上也能讓英文讀者充分瞭解了。

因為希望能夠鍛鍊身體並改善氣喘,傅園慧的父母讓她從 5 歲就開始游泳,15 年後的今天,不只在 2016 年巴西里約奧運上拿到銅牌,因為她真誠不做作的表現,甚至勇於透露比賽期間自己處於生理期,席捲了全球媒體,也意外地幫這些國外媒體上了一堂用盡了「洪荒之力」的中翻英課程!

   關聯閱讀

我們沒做到,而日本做到的

從傅園慧到謝淑薇──政治不該扯運動員後腿

「奧運不是一個人的比賽,是一群人的比賽」──美國大學如何培育專業運動員?以我剛奪兩面銀牌的母校為例

   作者簡介

鄭凱駿/這些人,很有事

鄭凱駿(Roger Cheng),現職為節目製作人與編導,曾任 Discovery 頻道與 TLC 頻道節目監製。
大學時期開始替 CNN 新聞網站撰稿,曾任英國路透社、Newsweek、BBC、ESPN 和阿拉伯半島電視台的特約記者及專題製作人。
截自目前為止,身為「製作人」最好的作品是製作出兩個女兒,除了提供工作上的所見所聞,也分享新世代父母的生活觀察。

執行編輯:Vincent
核稿編輯:張翔一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換日線Crossing

#2016里約奧運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