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雅琳、陳乃瑜、陳文坊、許富傑/採訪報導
100天前,台灣史上出現第一位女總統,蔡英文宣示就職,她在台上疾呼,要大家給她一點時間走上改革這條路,但改革這條路不好走,這100天光是內閣團隊要一起齊步向前走,都還在調整步伐。明明都已經完全執政了,但行政院、立法院兩者之間,也屢屢被批評缺乏溝通,上任前蔡英文就說要當「最會溝通的政府」,但是新政府卻在「溝通」上頻頻卡關出狀況,中間出了什麼問題?是不是「人」的問題?一度傳出,內閣將在年底微調改組,但蔡英文意志堅決,她說不希望別人用這100天來評斷她個人執政的成敗,同樣的,她也不會用這100天,來評斷內閣表現。原本期勉自己和團隊的謙卑、謙卑、再謙卑,現在要改了,改成「溝通、溝通、再溝通」!
▲總統蔡英文。
總統蔡英文:「請給我們一點時間走上改革這條路」、「我不希望別人用100天來評斷我個人執政的成敗」。
話講得和100天前一樣堅定鏗鏘,早在蔡英文還沒當總統前她就知道,改革哪有特效藥?但民眾急著要看成效,當初選舉選得太漂亮,上任後民調數字卻不太漂亮。
總統蔡英文:「不知道為什麼一直被講成髮夾彎,這些政策要變成是可以執行的政策,必須要有一個轉換的過程,當你執政的時候,你必須調平衡感,把智庫提出的政策要變成是可以執行的政策,比如說你在走(鋼索)拿平衡桿,你也是要這樣,才能往前走。」
在蔡英文眼中,施政決策就像拿著平衡桿,走高空鋼索稍有不慎,就要跌落深谷,想要做「最會溝通的政府」,但新政府內部,卻還在為「溝通」所苦。
林全:「溝通永遠是不足的啦,就是說,只要是社會對於我們所存在的政策,雖然是有質疑,我們就要去溝通,溝通是永遠存在的」、「所以不管是髮夾彎,不是髮夾彎,其實它只是一個,描述我們決策品質是不是夠好,但是我們真正是看結果,結果就是我們做的事情,是不是有沒有更好的做法去做到,我們覺得可以去做調整的時候,其實我們去做一些調整也不壞。」
「調整不是壞事」,至少這件事林全和蔡英文有共識,但要找到社會的和諧,團隊內部得先磨合出平衡點,不要再讓蔡總統說「行政、立法怎麼不先溝通?」因此「她」被找來幫忙溝通。
行政院副秘書長何佩珊:「然後裡面全部都是我們立院黨團,所有的成員,所以你看87個,我必須時時刻刻注意,這個群組上面的言論跟動態。」
看著和立委之間的Line群組,彼此有什麼話,最直接、最即時!在擔任行政院副秘書長之前,何佩珊是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的主任,和立委熟,黨團運作,她也熟,
何佩珊:「我來,那只是一個增加潤滑的作用,因為畢竟我是比較了解立法院的狀況,我來之後只是在增加了,比如說私底下,尤其跟對立法部門這邊的,一個互動議題的溝通跟了解。」
不只建立行政立法的溝通橋梁,總統府、行政院、國會、和政黨間的四角關係間,星期一的行政立法協調會報,星期三上午的府院首長會議,下午的民進黨中常會,星期四林全還要和立委便當會,星期五「立院黨團會議」,不定期還有「小英沙龍」,溝通直接「來我家吧」!但縱使「內部會議開不完,溝通問題不只在「內部」。
三立總編輯陳雅琳:「感覺你都比行政院長多一點下鄉。」
蔡英文:「應該不是啦,因為行政院長他必須整合內部,他也需要外面走走,但大部分時間必須整合行政院,他的事情比總統還多,而且又繁瑣,總統其實比較政治面的,就是人民的感覺要抓得住,人民的聲音可以聽見,也讓人民看得到總統,這很重要,不會讓人覺得總統離他們很遠。」
「要聽見人民的聲音,要抓住人民的感覺」,話說到了重點,但學者看新政府,認為問題重點,不在溝通磨合。
林火旺:「當然是人的問題呀,民進黨立法委員的政治判斷力是比政務官來得強,因為他們經過很長期的民意洗鍊,他們比較知道什麼東西是什麼樣的風向,他們比較判斷得出來,所以他們對行政團隊不滿意,也是這個原因,他們認為行政團隊永遠都慢半拍,而且判斷常常是錯的,磨合沒有用阿,如果這個人能力就是很差,比如說一個籃球(隊)員,如果每個都很厲害,那因為來自各個不同地方,所以必須要磨合,這沒有問題嘛,可是如果這個人本來籃球技術就很差,你怎麼磨都沒有辦合嘛。」
新內閣表現,考驗人民的耐心,但顯然蔡英文很有耐心,大聲宣示,不會只用這100天評論內閣表現,當初也是人民給她機會,1月16日勝選當晚,蔡英文的「三個謙卑」猶言在耳,如今執政滿100天,下一步還是「溝通、溝通、再溝通」。(整理:實習編輯黃于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