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觀點/ 「公主病」和「母豬教」,其實是同一件事情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不過呢,這不是本文想要討論的重點(寫了快一千字了你跟我說不是重點?!),我今天想要聊的,其實是另一個有點相關的議題。在分析母豬教成因時,很多人提到了「求偶焦慮」的概念。簡單的說,有些人認為母豬教的產生並非仇視女性,而是一方面出自於教友們(多半是男性)對於自身在現今「女性主義無限上綱」的社會裡所受到的壓迫的不滿,另一方面出於男性對自身處境感到的焦慮,而其中「求偶焦慮」就是困擾很多男性的重要問題。

白話一點說就是,男性對於如何才能找到伴侶這件事情,感到越來越多的困難、挑戰,以及不確定。隨著社會變遷,男女雙方的性別角色都有所鬆動,其互動與交往模式也和以往有了一些不同,然而許多男性卻發現,這樣的改變並沒有讓事情變得比較容易,反而更為困難。當社會變遷讓女性可以在公領域裡和男性幾乎並駕齊驅,例如男性的收入水準不見得比女性高了,這些男性認為,在「女權高漲」、「性平至上」的情況下,傳統用來衡量「好男人」的標準並沒有消失(例如男性還是要承擔家庭大部分的開銷,擔任主要的Breadwinner),但卻增加了更多新的要求。無法達成這些要求的男性在婚配市場上就會被排擠、嘲笑,因此衍生了巨大的焦慮感。

有些人可能會說,「不就是找不到女朋友而已,有那麼嚴重嗎?」然而我認為,求偶焦慮是一種再真實不過的焦慮,更不是一個隨便說一句”just get over it”就可以解決的問題。當這個社會習慣了以戀愛定高低,婚配定輸贏,一個人愛情的順利早已經成為他/她被判定成功與否的標準之一,也因此,求偶不順確實可以讓一個人覺得徹底被否定,那樣的傷害、挫折其實是很強大的。更別提在實務面上,「單身」作為一種生活選擇,總是會遇到很多、很多的排擠跟打壓,大有賦稅,中有工作中的單身歧視,小至去個餐廳說一位服務人員都可以從頭到尾打量你。

而男性的求偶成功與否,又往往和對陽剛氣質的崇拜緊緊相連。陽剛崇拜的社會鼓勵男性透過征服配偶來證明自己的魅力以及能力,這更常常是一種成年禮般的入門儀式(例如青春期的少年常會因為處男身份而被嘲笑),如此一來,因為求偶不得而產生的挫折,絕對不僅僅是「找不到伴」而已,而是失去了自己和「男性身分」與「陽剛」的連結,是被男性社群徹底排除的恐懼。

▲圖/翻攝自網路

尤其當各種陽剛慾望在其他領域裡沒有辦法被滿足時,這樣的焦慮更可能被放大。在孤獨的資本主義現代社會裡,金錢(工作)與家庭(愛情)是認證個人的兩個商標,貧富差距跟社會流動的困難讓個人難以從前者獲得成就感,後者的焦慮也可能因此變得更為顯著。所以這麼一來,把各種挫折投射到那個讓自己無法獲得滿足的對象(女性),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