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網路溫度計
在網路上永恆的火紅話題,就屬男人與女人在愛情價值觀的衝突了,如果極端點來看在台灣PTT論壇上甚至有「仇女」、「工具人」等熱門話題,甚至也形成頗富爭議的「母豬教」,可以說這是男孩與女孩在青澀走向老成的路途上難以解開的密碼,彼此似乎猜不透對方心思。
雖然老一輩的人常跟我們說:「同年齡來說,女孩比較成熟」,但這真的是鐵律嗎?也許值得我們思考,那些感情裡,女孩的顧慮與思量,經典電影似乎真的講了不少!小編南崁張無忌帶你看看哪些劇情角色能讓你忍不住心有戚戚焉!又突然懂了什麼....
一、《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笨蛋,為什麼你總不懂我的心」
電影《那些年》中成就了男星柯震東的金馬獎最佳新人獎,也賣出高票房,陳妍希飾演的女主角沈佳宜深刻詮釋了一個學生時期所面臨的尷尬,正如電影中經典台詞:「成長,最殘酷的部分就是,女孩永遠比同年齡的男孩成熟」。
劇情裡最經典的一幕便是男主角柯景騰因為參與拳擊比賽而被打的鼻青臉腫,女主角沈佳宜在雨中質問男主角柯景騰:「為什麼要參加傷害自己的拳擊比賽?」,柯景騰卻氣憤為什麼沈佳宜總不支持自己的熱血,甚至賭氣的說出傷人的話:「我就是笨蛋才會喜歡你這麼久」,不過或許有時候男孩的「笨」並不是真的愚蠢,只是聽不懂得那個女孩背後的淺台詞是:「只希望你好好的」,其實看不懂女孩支持男孩的方式是想你讓你遠離危險罷了。
二、《甜蜜蜜》:「我只是想提醒你,現實」
港星黎明、張曼玉的經典電影《甜蜜蜜》適逢20週年,為華語電影中愛情片的經典電影,當年得到金馬獎最佳影片,還曾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年度全球十大佳片第二位,描述男女主角離鄉背井的相互依戀,在影片中張曼玉飾演的女主角李翹對黎明所飾演的男主角黎小君,說出了一句殘酷的話:「我來香港的目的不是你,你來香港的目的也不是我」,讓所有身處異鄉的愛情似乎多懂了什麼。
電影中的男主女角李翹和黎小軍,同為工作在香港的大陸人,比起數以萬計的新移民來說,他們的確又土、又孤單,這種經歷似乎所有離鄉背井的年輕男女都有,無論是到大城市打工、出國遊學,兩個孤單寂寞的心靈總在充滿遺憾的地方相遇,比起李翹的進取,單純的黎小軍只希望彼此永遠擁抱下去,但積極進去的女孩知道人生總要面對現實,終究就要看得遠一些,就像很多男孩當初都不理解,為何女孩可以如此「殘忍」,但殘酷的提醒可能只是想成熟瘩讓彼此傷害降到最低,畢竟有些愛,當時只能止於唇齒,掩於歲月。
三、《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安全感面前,我承認我殘酷」
已故導演楊德昌的經典遺作,當年因此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片中可以看到男神張震當年青澀的童年演出,電影裡已經完整塑造兩個經典的青澀靈魂,小明與小四這對男女主角,從愛情角度看,是一種不安的悲劇,正如女主角小四說的一種價值觀:「我就跟這世界一樣,是不會變的」。
與其說世界改變人,不如說是愛情中的認知改變人,愛情裡價值觀差異總是讓男女備受煎熬,小明從小所受到的是寄人籬下的生活,讓她的認知裡的愛情是包括了「安全感」,所以她總是必須寄託在不同男性之間周旋,有時候女孩的成熟,一旦過於老成就甚至可能殘忍的把愛情拋置身後,或許不是這些女孩是壞人,而是生活的摧殘讓她已怯弱的不敢單純的愛,但有時候也可能要請女孩的成熟稍微溫柔一些,因為稍有不慎可能毀了一個男孩。
▲再見瓦城劇照。(圖/岸上影像提供)
四、《再見瓦城》:「你要的愛情我給不起」
本屆金馬獎被無數影評抱不平的佳作《再見瓦城》,幫台灣拿下第73屆威尼斯影展的歐洲電影聯盟大獎最佳影片,也是睽違24年,繼導演李安後獲得加法國亞眠影展「國際競賽單元」最佳影片。
原因無他,導演趙德胤刻畫了一對經典的愛情觀衝突。
柯震東飾演的男主角阿國與吳可熙飾演的女主角蓮青,好不容易才經歷偷渡,從緬甸到了泰國,但誰知道考驗才開始–––原來愛情裡不只有付出,還需要理解。
雖然質撲的男主角阿國一直默默關心女主角努力刻苦的蓮青,但同在異鄉,卻只能各自擁有「異夢」。只想待在賺點錢回故鄉開服飾店的阿國慢慢的發現,蓮青卻不能只待在工廠裡,她還想出外工作,甚至想取得身份到台灣賺更多錢給家人。蓮青不是不懂阿國的愛,也不是不愛阿國,只是她必須要在愛情與物質間痛苦抉擇。
這段經歷看似述說著偷渡的男女,其實大部分人又何嘗沒有呢?第一次到城市唸書、第一次出國打工、第一次留學海外……,女孩有時候不是不愛男孩,只是現代女性同樣背負著責任、負擔、理想。女孩也想讓家裡好過一些、想趁年輕出外闖闖,男孩卻只想靜靜的陪伴女孩,只能說電影中很有力量的說明一個令人心碎的道理:「生命裡有的人在愛情中教懂你現實,有的人在現實中教懂你愛情」。
女孩的成熟也在於他多看了一眼這個世界中的現實。有時候在現實面前,與其指責女孩們自私,不如說女孩的的早熟讓她們必須在難過中抉擇——因為年輕的我們不只有「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