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汪倩如、楊育鑫/採訪報導
開餐飲店要讓顧客上門,除了東西好吃好喝,還要有動人的故事。國共內戰遺留在泰北的孤軍,如今第三代都已經成年,合夥在曼谷開了間咖啡店,賣自家泰北莊園的豆子,用祖父母輩的的歷史故事來包裝,成功打響跨文化、穿越時空的,文創咖啡品牌。
▲「93師」咖啡外觀醒目,洋溢著工業風與軍旅風格。
原味鬆餅米黃色加點抹茶的綠,最後借用可可的棕色三色混搭,看清楚了嗎?手工鬆餅也要軍裝風,迷彩上桌!
泰北孤軍第三代沈培詩:「這個就是我們的軍人迷彩。」
紅磚面對應水泥牆,很「工業風」的裝潢底蘊,處處點綴著軍旅味。
▲為了配合店內風格,「93師」也推出迷彩鬆餅,口感與美感兼具。
泰北孤軍第三代沈培詩:「急救箱,這個是油桶、飯桶,這個是炸彈,飛機上丟下來的,這個是真的,這都是真的。」
櫃子裡隨處擺著軍用柴油燈,門邊還有跟實品1比1的BB長槍,每一項軍用品都是老闆娘到處蒐集來的,別以為這只是一般的軍人風主題咖啡館,這間「93師咖啡」背後有傳奇。
▲「93師」老闆娘到處蒐集軍用品,很多都是當年打仗時留下的。
泰北孤軍第三代沈培詩:「每一個客人都好奇為什麼叫93師、為什麼要93Army?我就會從我爺爺開始,他當時是93師上校沈家恩,帶著槍、帶著部隊去打戰,然後在北部清萊那邊,贏了。」
原來老闆娘沈培詩是泰北孤軍後裔第三代,在清萊出生,曾來台灣讀大學,練就一口流利中文。才24歲年紀就開了這間店,用爺爺指揮的軍隊「93師」當招牌,Logo就是爺爺的肖像。
這間店不只是為了紀念爺爺,更重要的使命是要把自家莊園的豆子推出去,沈培詩的爸爸沈慶復在家鄉清萊種咖啡豆,豆子裡承載著泰北孤軍那段歷史。
▲「93師」是以沈培詩的爺爺肖像做LOGO,希望能傳成爺爺的信念。
1948年國共內戰,山河變色時,一支中華民國軍隊還堅守在滇緬邊境回不了家,成了異域孤軍。為了生存,他們應泰國軍方要求協助打苗共、泰共。
▲泰北孤軍在國共內戰時成了被遺忘的一群,獨自留在泰國生根。
泰北孤軍後裔沈慶復:「到了帕黨這個地方,也是打了3年、4年,爸爸也在那邊犧牲了,那時候我只有14歲,14歲還在念高校、還在念6年級那時候。」
成功剷除泰共後,泰國政府才允許孤軍入籍、建立村落,但限制居留在泰北山區,他們拿不到一般身份,始終被排拒在主流社會外。
▲14歲的時候,沈慶復的父親去世,被限制居留在泰北山區。
泰北孤軍後裔沈慶復:「我們在車上講中國話、講雲南話,那車長小姐聽到,她知道我們不是泰國人,有警察哨站嘛,她會打小報告,說有人,結果警察上去就把我們逮下來了,被罰款100塊,那時候100塊很大的。早期是這樣,講中文都很怕的。」
在別人的土地上求生存,金三角「三不管」地帶海拔高,適合種植罌粟花,有部份孤軍就靠毒品交易立足,曾讓這裡成為世界最大鴉片、海洛因基地。但利益只集中在極少數毒梟家族,大部份的孤軍後裔們仍在求溫飽的辛苦生活中,一路走來。
▲有一些泰北孤軍生存下來,在這裡種植罌粟花,曾經成為世界最大的鴉片基地。
泰北孤軍後裔沈慶復:「我們也試過洋蔥,試過高麗菜、芋頭啊都可以。全世界最大的生意是什麼?我說石油啊,那誰不知道啊,燃料,就油那第2名,這個我不知道,我就去猜,白糖啊、大米啊,他說都不是,他說咖啡。」
沈慶復曾到台灣讀高中、大學,回到泰北當華語學校校長,不斷嘗試各種作物,想改善當地經濟。
泰北孤軍後裔沈慶復:「這是我莊園裡面的水池,這是曬場…」
▲沈慶復學習種植各種作物,希望能改善當地的經濟環境。
5年前他開始在清萊高山海拔1200到1400公尺處種植咖啡,以阿拉比卡種、卡帝摩為主,品種品質和產量正逐年提昇。
泰北孤軍後裔沈慶復:「我們這邊的特點就是,我們自己用自己的咖啡豆,所以所有的咖啡都自己控制品質。」
沈慶復負責生產,女兒沈培詩就肩負把自家莊園品牌推出去的使命。在台灣讀書時,她就有計劃的到知名咖啡廳打工2年,歷經專業培訓,成為全曼谷最年輕的咖啡師。
▲沈培詩曾來台灣求學,有計劃地在咖啡廳打工,回來後成為全曼谷最年輕的咖啡師。
泰北孤軍第三代沈培詩:「妳喝的時候是不是有一點酸味、有一點苦味可可的感覺?現在開始慢慢回甘,甜甜的,我們就是故意要又苦又酸又甜平衡的,這個就是叫balance,精品咖啡需要有的。」
開店1年來,沈培詩累積許多熟客,還專門開班教咖啡,靠專業立足。用文創包裝歷史,爺爺輩的故事如今成為自家咖啡最獨特的韻味。
▲沈培詩會一個一個跟客人講解「93師」店名由來,讓客人覺得很有感覺。
泰北孤軍第三代沈培詩:「10個人進來就會有8個人問,欸,為什麼要93Army?我就會一個一個說,講完他們就『喔~』就很有感覺。他們每個人都會說,你們這裡是我喝過最好喝的,我就覺得很驕傲。」
泰北清萊孤軍後裔種的豆,一點酸、一點苦,我們喝的不是咖啡,是異域那一群被遺忘的身影。(整理:實習編輯陳宣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