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民眾到傳統市場豬肉攤買肉,通常攤商都是直接切割放在攤位上,有衛生疑慮,因此農委會將投入2500萬元在六都試辦「肉品現代化」計畫,未來消費者到傳統市場,就能買到在溫度控制下的新鮮冷藏豬肉,且肉品口感不會比現宰差。
根據《自由時報》報導,農委會畜牧處家畜生產科科長陳中興表示,國內肉品市場的「屠體待運區」大多是開放空間,可能有小動物和昆蟲爬進去,再加上送往市場的運送車沒有封閉和冷藏環境,最後到傳統市場豬肉攤的肉品也大多是直接擺放販售,衛生上令人堪慮。
農委會畜牧處為推動肉品現代化試辦計畫,預計投入2500萬元,提供10個肉品市場改善屠宰環境、30台運輸車和100個傳統市場豬肉攤增添冷藏設備,串起整個運銷冷鏈,試辦辦法將在明年1月公布。
▲傳統市場通常將豬肉陳列販售。
對此,台大動物科學技術學系教授陳明汝認為,由於肉是很容易腐敗的產品,如果沒有冷藏,生菌數容易飆高,消費者喜歡的溫體豬肉,最後吃下肚的,恐怕是不衛生的肉品。為了民眾「食」的安全,應該將冷鏈過程納進豬肉溯源項目中。
其實早在政府推廣前,就有民間企業開始做豬肉冷鏈一條龍。良作工廠館長暨公共事務經理許瑞霖表示,肉品在低溫下熟成的口感比常溫來得更好,還可避免微生物污染繁殖,保障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