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新台幣兌美元勁揚,30元關卡近在咫尺,民眾除了可趁此機會出國旅遊,享受新台幣「變大」的好處外,也可掌握適合的投資標的,加速資產成長,例如買美元或新興市場債。
新台幣兌美元昨天勁揚2.38角,收在30.250元,創2年半以來新高價位;今天盤中也一度勁揚逾1角,最快本週就有機會突破30元整數心理關卡。
今年以來,新台幣兌美元已經勁揚逾6.7%,等同與去年底相比,赴美旅遊的花費就打了快要93折;兌英鎊也升值逾4.4%、對菲律賓披索更升逾7%。近期台灣人赴歐、美或者東南亞部分國家旅遊,都能明顯感受到新台幣「變好用了」的感覺。
然而,留在台灣的民眾買進口商品,卻沒明顯感受到新台幣升值帶來的好處,主因是物價具有僵固性,進口商因新台幣升值所節省的成本,並不見得會回饋給消費者。
但即便如此,民眾依然可利用新台幣大升的機會,從中獲取一些獲利的空間,例如買進美元計價的投資商品。外匯交易員指出,美元近期雖然走弱,但美國已進入升息循環,未來利率將持續走揚;且長期來看,新台幣並不會一路升上去,手中沒有美元部位的民眾,可以考慮分批買進美元計價商品,例如美元定存。
另外,也可以買進新興市場國家的債券。富蘭克林證券投顧研究部副總經理羅尤美表示,多數民眾已經持有美元,除非有實質需求,否則沒有必要再增加部位,建議可考慮布局新興市場國家的債券。
她指出,新台幣雖然強勢,但韓元更強,且澳幣兌美元今年也升了快7%、印度盧比升4.4%、巴西幣升4.7%,新興市場國家貨幣普遍表現不錯,「主要是大家也都怕被美國列入匯率操縱國」,民眾要看的不只是匯率,應該連利率也一併考慮進去。
她舉巴西新興市場債券為例,今年巴西幣兌美元的升幅,其實相對被低估,未來還有升值空間;且巴西債券利率高達10%,利率與匯率加成下,就有更高的獲利機會,且「把雞蛋放在不同籃子裡」,也有分散風險的效果在,建議想發這波「非美貨幣升值財」的投資人,可以考慮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