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flickr/astroronblues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一民眾因愛吃生魚片,海水魚或淡水魚皆照單全收,沒想到才過十幾天,就開始食慾差、腹痛、發燒、淋巴腫大,被醫生診斷出可能感染了寄生蟲。
其實魚類種類繁多,但未必全部都適合做生魚片,營養師黃瑞培表示,吃下未經加熱烹煮的魚肉,會有可能把蟲卵吃下肚造成寄生蟲感染,而且許多人以為生魚片蘸上「哇沙米」(山葵醬、芥末醬)就可以殺菌,其實毫無根據,芥末只是調味去腥,並無法殺掉魚肉裡的原蟲,最好就是要經過高溫烹煮。
淡水魚(如:草魚、鰱魚、鱸魚、鯉魚、吳郭魚等)最好更不要生吃,不論養殖或捕獲的都一樣,因為淡水魚常見「中華肝吸蟲」寄生,牠的幼蟲寄生在魚肉內,吃下去可能就被感染。
中華肝吸蟲。Photo Credit:網路
另外,別以為「現流」或「現撈」的較新鮮,據調查,太平洋岸的生魚中,其體內寄生蟲的感染率竟高達8成,若直接食用,會有更高的寄生蟲危機!而最常見被感染的就是「海獸胃線蟲」。
不過也並非都不能食用生魚片,像旗魚、鮪魚、鮭魚若捕撈後,立即以零下50℃急速冷凍,寄生蟲就難以孳生,不過,選擇有良心的店家,注意其刀及砧板衛生也更為重要。
▼海獸胃線蟲,慎入
影片來源:YouTube,若遭移除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