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粗不行嗎?專家:過31吋死亡率恐上升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台北市衛生局19日公布「105年度台北市12區18歲以上民眾代謝症候群認知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對於18歲以上男女健康腰圍理想值認知程度仍顯不足,平均正確認知率不到六成。專家表示,代謝症候群會大幅提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死亡率是一般人的2.5倍,腰圍粗是罹患代謝症候群最重要的檢測指標之一。

痠痛,腰痠,腰圍,腹部,上班族(圖非新聞當事人/攝影者Michael Sauers,flikr CC License/網址http://bit.ly/2fDmOlr)

(圖非新聞當事人/攝影者Michael Sauers,flikr CC License/網址http://bit.ly/2fDmOlr)

台北市衛生局「105年度臺北市12區18歲以上民眾代謝症候群認知調查」中,雖調查顯示台北市年滿18歲以上對「腰圍過粗較容易得到糖尿病、高血壓、代謝症候群等慢性病」的正確率認知有90%,但對於「18歲以上男性或女性的理想健康腰圍應維持多少」,平均正確認知率只有58.6%。

腰圍粗很危險?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公共關係事務委員副召集委員王建人表示,認識代謝症候群危險因子比治療更關鍵,腰圍過大表示腹部脂肪不當堆積,是代謝症候群五項檢測指標中,最重要且最容易自我檢測的,男性不超過90公分或35吋、女性不超過80公分或31吋。

台北市衛生局健康管理處視察陳幸宜說,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針對國人訂定的診斷標準是以下5項因子中,腹部肥胖:(腰圍:男性≧ 90cm或35吋、女性≧ 80cm或31吋)。高血壓:收縮血壓(SBP)≧130mmHg/舒張血壓(DBP)≧85mmHg。高血糖:空腹血糖值(FG)≧100mg/dl。高密度酯蛋白膽固醇(HDL-C):男性< 40mg/dl、女性< 50mg/dl。高三酸甘油酯(TG)≧150mg/dl。若上述包含3項或以上者就屬代謝症候群。

代謝症候群有多可怕?台北市醫師公會基層醫療委員會召集委員張孟源醫師表示,代謝症候群是一個常見的疾病現象,它是血壓、血脂、血糖、腰圍異常的統稱,是一個健康的危險訊號,這類病人罹患心血管疾病機會大大增加,死亡率是一般人的 1.5 至 2.5 倍。

另外,代謝症候群的重要性從國人的主要死亡原因排行可看得出來,與代謝症候群相關的腦血管疾病、心臟疾病、糖尿病、腎臟疾病及高血壓性疾病即佔了前十大死因中的五項,總數更遠超過第一名的癌症。

如何預防代謝症候群?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黃世傑呼籲,除了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最重要的是要定期篩檢,只要年齡為40歲至64歲之民眾,全民健保提供每3年1次成人預防保健服務;55歲以上原住民及65歲以上老人,則每年1次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包含身體、血液生化、腎功能檢查、憂鬱檢測及健康諮詢等項目);另外平常可藉由測量自己及家人的腰圍,監測腰圍了解腹部的脂肪堆積情形,控制好腰圍及三高指數。

千禧之愛基金會陳郁涵營養師表示,想要改善代謝症候群指標並不難,飲食上可從學會掌握低熱量、低油、低鹽、低糖與高纖的「四低一高」飲食原則開始,並均衡攝取各類低飽和脂肪酸、低膽固醇及低反式脂肪酸食物,而非限制性的飲食。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