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日前發布最新藥物警告「口服C肝新藥恐誘B肝復發」。對此,台大醫院內科部暨肝炎研究中心醫師劉振驊表示,B加C肝患者在治療C肝期間,應定期追蹤B肝病毒狀況。不過他提到,經國內大型研究顯示,B加C肝患者經C肝新藥治療,約有5%患者出現肝指數變化,但參與研究調查對象中皆無猛爆性肝炎或死亡案例的發生。
▲台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高嘉宏(右1)說,B加C肝患者治療C肝期間,也要同時監測B肝活性。(圖/記者楊晴雯攝)
健保給付新一代C肝口服新藥,投入20億資源,首波開放8000名患者免費用藥,治癒率高達9成。台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高嘉宏指出,C肝口服新藥治癒率高,將使肝硬化死亡人數明顯減少,肝病有望能退出國人十大死因行列。
不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日前發布最新藥物警告「口服C肝新藥恐誘B肝復發」,高達3成B加C肝患者受此影響。
台大醫院內科部暨肝炎研究中心醫師劉振驊於世界肝炎日記者會上首度發表B加C臨床實驗報告指出,B型及C型肝炎合併感染的病患罹患肝硬化以及肝癌的機會較B型或是C型肝炎單一感染的風險高。而又以B型肝炎帶原者以無干擾素口服藥物治療C型肝炎時,B型肝炎再度活化風險度最高。
▲台大醫院醫師劉振驊(左二)於世界肝炎日記者會上首度發表B加C臨床實驗報告。(圖/記者楊晴雯攝)
台灣B加C肝患者,C肝會壓制B肝。高嘉宏形容,C肝就像是如來佛,B肝如孫悟空,如來佛會把孫悟空壓在五指山下面,但當C肝進行治療後,好比是把如來佛的手掌拿掉了,孫悟空就會因此跳出來,沒有遭到壓制的B肝,其病毒就會活化,活化後就會像一般的B肝一樣會引起發炎、甚至出現猛爆性肝炎。
「有C肝不一定會有B肝,這兩個疾病是不同的病毒,有C肝的病人,約有10%左右有B肝的存在。」高嘉宏進一步說,台灣B肝患者不少,醫師在治療C肝患者時,通常都會同時測有沒有B肝;有B加 C肝患者,在治療C肝期間必須監測B肝活性,如果B肝病毒量高起來了、肝功能指數升高了,就要考慮加上B肝藥物的使用。
劉振驊說,雖然B加C肝在治療C肝期間恐誘發B肝的發生,但台灣有項B加C肝研究,也是目前世界最大型研究,共調查110名B加C肝患者,有63%(即63位B型肝炎患者),因為服用C肝新藥治療期間,B肝病毒量會上升,但大約只有5%(約5位B型肝炎患者),因為B肝發作肝指數上升,這群人是符合我國健保規範需要吃B肝的藥;且參與研究調查對象中皆無猛爆性肝炎或死亡案例的發生。
經高嘉宏診治現年53歲的張女士,罹患肝炎長達20多年,過去因擔心吃藥副作用大,且家庭經濟狀況上也無法負擔百萬醫藥費用,今年正式被納入第一批口服C肝新藥健保給付病友。張女士表示,治療期間都遵照醫囑,每天早上服用1顆,三個月後順利治癒,無副作用,B肝病毒也沒有竄起來。
為了提升民眾對肝病的認識,「護肝一指通」APP由醫師編撰肝病衛教內容、也有肝癌風險預測以及最新衛教活動與篩檢資訊,有興趣者可下載,連結(Android版本):http://www.actld.org.tw/
▲張女士口服C肝新藥三個月後順利治癒。(圖/記者楊晴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