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課綱文白戰火…演變為中文台文拉鋸 雙方憂下一代語文能力

高中國文科文言、白話比例,連日成為社會焦點,隨著立場迥異的2場連署展開,逐漸演變為中國文學派與台灣文學派的拉鋸,雙方交集僅在於擔心台灣下一代的語文能力。

高中國文是否分版 教部:由課審會討論高中國文課綱文白比例爭議,國教行動聯盟等團體提議分成A、B兩版本,讓學生自行選擇。對此,教育部未明確表態,只說社會相關意見會由課審會委員彙整,在正式會議中提出討論。圖為高中國文教學手冊目錄。中央社記者吳翊寧攝 106年9月5日

▲圖/中央社

國文科文白爭議許久,早在民國94年教育部規劃95課綱時,就有「搶救國文教育聯盟」成立,由詩人余光中擔任發起人,力主推動經典閱讀,反對降低國文時數。曾有一段時間,每逢5月4日,搶救國文聯盟便會舉辦盛大的造勢活動。

如今教育部規劃十二年國教課綱(108課綱),最大變革是減少必修時數、增加選修,方便學生適性學習。在這樣的背景下,英、數時數都被砍,國文也不能例外,能教的課文數相應減少,文言文篇數勢必下降,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研究發展會(課發會)研修小組,歷經2年討論後,決定將文言文比例守住在45%至55%之間,勉強回應中文學界的擔憂。

然而,當課綱審議進入教育部課程審議會,成員組成不再限於語文和教育專家,而是包括教育團體、家長、社會公正人士,以及104年「反課綱運動」後,於105 年年底才增加的學生代表。正如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長邱乾國所說,「更像是社會的縮影」。

就是在課審會高中分組,委員認為國文需符合社會變動,貼近日常生活所需,建議將文言比例降到以每學期30%為上限,減少升學考試重點的「推薦選文」篇數,並在網路上推動選文投票,選出多篇台灣文學作品。

課審會的舉動,觸碰社會敏感神經,中文學界反彈尤其激烈。王德威、曾永義等多位中央研究院院士發起「國語文是我們的屋宇」連署,主張課審會應尊重課發會的專業,課綱文類比例不宜任意裂解限縮。

然而,另一方面,台灣文學學會也由詩人向陽等人帶頭,於日前大動作召開記者會,支持高中國文課綱「大幅調整」,降低文言文比例,增選台灣詩文。其後文學台灣雜誌社也發起網路連署,吸引多位作家響應,包括鍾肇政、陳芳明、廖玉蕙等。

儘管兩派都不贊成將課綱紛爭,簡化為中文、台文派系之爭,但從連署成員的背景來看,中文、台文的區隔卻相當明顯,兩派背後的意識型態也有差異。

其實,撇除文白定見,兩派論述有一大部分非常接近,便是擔憂台灣學子語文能力,深怕在國際競爭的趨勢下,失去人才優勢。只是兩派主張的途徑有異,一方認為應守住傳承數千年、經過時間考驗的「經典」教育模式,一方則希望國文教育更「接地氣」,貼近日常生活,並引發學習動機。

國教署長邱乾國近來受訪多次提到,課綱爭議演變至今,社會及輿論的討論,已逐漸回歸到理性和中道,從孩子學習和老師教學來看待事情。或許是事實,也或許是官員內心期望。經過2回課審會,仍未能觸及爭議的文白比例,本月10日課審會大會再度召開,已是避無可避,各方人馬角力,將正式檯面化。

中央社

【#直播中LIVE】2024臺中電競嘉年華跨界風潮!引領電競與運動創造新視野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