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一名在澎湖讀書的女大生,因罹患潰瘍性結腸炎,反覆腹痛、血便、腹瀉,一天拉肚子高達十幾次,原以為吃壞肚子,自行服用腸胃藥,但病情逐漸惡化,甚至經常性後送回台治療,還因此無法參加期中考試,嚴重影響到課業與生活品質。後來經過藥物及生物製劑的治療,病情已趨穩定;很難想像若沒有加上生物製劑治療,大腸恐怕早已千瘡百孔,甚至面臨切除大腸風險。
▲醫師提醒,經常發生腹瀉、發燒、疲憊、體重減輕等情形持續六週以上,且合併有大量血便症狀,極可能是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切勿輕忽。(圖非新聞當事人/公關照)
台大醫院內科部消化內科醫師李宗錞表示,「發炎性腸道疾病」是一種反覆發作的嚴重腸道免疫疾病,主要分為「潰瘍性結腸炎」與「克隆氏症」兩大類。國內每年約新增120例克隆氏症及400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好發於20至40歲,常見症狀包括反覆時常腹瀉、大便有血、發燒、疲憊、體重減輕、貧血,嚴重恐併發腸阻塞、腸穿孔、肛門瘻管、肛門膿瘍,甚至因腸道潰爛而反覆切除,因而成為短腸症需終生使用靜脈營養補充養分。由於此疾病症狀易與大腸激躁症混淆,多數病人平均多耗費二、三年才被正確診斷。
李宗錞說明,大腸激躁症與發炎性腸道疾病最大的不同,可觀察是否有血便;前者是因為緊張、壓力引起自律神經失調,使腸道蠕動不正常收縮導致腹瀉,且大腸激躁症並非腸道發炎,所以不會有血便。因此,倘若上述症狀持續六週以上,且合併有大量血便症狀者,則需特別提高警覺,極有可能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切勿輕忽。
三軍總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黃天祐指出,「每天跑廁所20次,每20分鐘跑一次廁所」;「永遠都要想好下一刻馬桶在哪裡?過著被馬桶綁架的淒慘人生…」這是多數罹患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心聲。臨床上常遇到許多患者拉到虛脫才就醫,一旦延誤治療,腸道多半已經潰爛、腸穿孔及嚴重出血,必須切除潰爛的腸段。潰瘍性結腸炎一旦出現嚴重的併發症,輕者影響到生活品質,重者甚至有生命危險。
黃天祐強調,慢性腸道發炎疾病需長期控制,根據病患病情程度選擇藥物治療,輕度患者可使用包括5-ASA藥物、類固醇及免疫調節劑等傳統藥物治療;嚴重腹瀉、血便,以及曾經手術治療的患者,則建議及早使用生物製劑治療,能夠有效緩解腸胃道症狀。
而急性期通常使用類固醇治療,但不建議使用超過3個月以上,長期使用可能造成骨質疏鬆症、抑制生長發育等副作用,尤其對正值成長發育階段的兒童影響很大。因此,不論是在急性期症狀控制,或是預防症狀復發,生物製劑的治療都能幫助患者有效控制病情,恢復正常的生活品質讓受損的腸道恢復健康。
中央健保署於去年10月1日起,針對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釋放三大利多,包括開放健保給付6歲以上的「兒童克隆氏症」與成人「急性或嚴重潰瘍性結腸炎」,以及原本已經給付的「成人克隆氏症」用藥時間自40周延長為56周,造福患者提高生活品質。
今年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創建「克隆氏症及潰瘍性結腸炎病友資訊網」,特別針對「克隆氏症」及「潰瘍性結腸炎」提供最新消息、疾病資訊及全台成人照護門診名單外,亦有駐站醫師於線上,針對患者或疑似病症的民眾問題進行一對一解答。因兩疾病有個別差異化及病程進展不同,鼓勵民眾、病友及家屬可藉由病友資訊網獲得新知,並透過妥善追蹤治療控制疾病,從「腸」計議大小兼顧。克隆氏症及潰瘍性結腸炎病友資訊網www.uc-c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