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總統李登輝今(23)日在「總統直選與民主台灣」學術研討會發表書面講稿,他提到,領導者若沒有施政願景,國家發展當然就會受影響;地方分權的不足,使地方的發展與治理不夠健全。
▲李登輝。(資料圖/記者林敬旻攝)
台灣研究基金會創辦人黃煌雄主辦的「總統直選與民主台灣」學術研討會今、明登場。李登輝原受邀出席,李登輝辦公室主任王燕軍說,李登輝因為胃不舒服,臨時取消出席。
李登輝在這場研討會的書面講稿指出,台灣從1996年直選總統,至今已經21年,包括他在內有4位總統,都是人民在想改變現狀,要改革社會不公不義的高度期盼氛圍中當選。最後要卸任時,交給下一任總統,是什麼樣的國家,體質好不好,民眾心裡都會打成績。
他說,民眾都會期許領導人,要有比一般人有更高的自我要求與期許,要設定更高的理想及目標,也就是說,要設定未來5年、10年的「國家戰略藍圖」。
李登輝說,這幅藍圖不是全由領導者自己劃的,需要擴大組織成員共同參與。藍圖打造出來後,更要與大家分享,這樣做才能引起社會各界共鳴,激發老百姓熱情,共同追求理想目標。
他提到,近半世紀以來,台灣主要的境外麻煩都來自於對岸;近幾年中國同步調整對台灣的統戰策略;扶植統派人士,甚至協助黑道團體在台活動,激發省籍對立、擾動社會秩序。並企圖用「以商逼政」途徑,藉由讓台商上癮的補助政策,圖使台灣的經濟體質喪失競爭力。當人民在享受政治自由的同時,經濟上卻沒有自由權、自主權,台灣的民主政治進程將蒙上陰影。
李登輝認為,現在超過八成的國人已有共識,台灣與中國的關係,台灣是台灣,中國是中國;台灣的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是個別的「存在」現狀。能夠以台灣之名而存在,才是唯一的重點。
他說,台灣已實質獨立,獨立與否的神學式論爭,不但沒有意義,只會讓人民一分為二,激化對立。這會導致政治停滯,為人民帶來無可計數的損失,而國家領導人,若是放任或是助長統獨對立,都是極不負責任的行為,非民主國家之福。
李登輝表示,台灣人民要克服這個挑戰,首要之務是強化對台灣的認同,對台灣這塊民主實踐的土地產生堅定認同。
李登輝指出,國家發展,現在主要面臨兩項問題:第一項是「國家經濟的困境」,這和領導者的能力、兩岸關係以及全球治理的風險有關,領導者若沒有施政願景,國家發展當然就會受影響;第二項就是「政治改革的停頓」;中央政府組織再造只有形式上的合併,但效率與效能並無提升,以及地方分權的不足,使地方的發展與治理不夠健全。
他說,當法國已經選出39歲的年輕人當總統,台灣憲法仍規定未滿40歲,不能當總統候選人。年輕人未滿20歲不具投票資格。這都反映出憲法內容及架構與現代已脫節。
李登輝認為,制訂符合台灣未來需要的憲法,以建立正常化國家,是我們對下一代最負責任的作為;憲改是推動國家正常化,必須走的一條路,推動的過程需要廣大的民意支持,才有辦法成功。
他說,要拜託全國社會各界人士,摒棄意識型態對立,齊心一致協助、督促新政府,把握契機啟動憲改工程,以強化台灣民主制度,讓國家正常化,期使台灣人民對民主台灣感到驕傲,並避免中國法統政權再度復辟,永保台灣不會被中國併吞。
李登輝強調,不要用先來後到台灣的年代,作為是不是台灣人的判斷標準。為了下一代子孫的尊嚴、生存,大家要同心走出台灣未來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