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丁心雅/綜合報導
高科技把危機變轉機!新加坡曾是世界上國人平均淡水資源倒數第二的國家,但最近10年來,它充分利用高科技,研發出新生水,也就是把馬桶水回收處理後,變成自來水或飲用水,雖然一度讓新加坡人無法接受,但至今新生水技術,已經可以供應新加坡3成的用水量。
雨滴滴答答下個不停,10月天來到新加坡採訪幾乎每天都碰上這種景象,新加坡雨量跟台灣不相上下,但長年面臨缺水問題。
記者:「新加坡因為國土狹小的緣故,因此缺乏自然的地形來蒐集雨水,所以所有水資源得靠她們自己自立自強,像左手邊這個湖泊就是他們的蓄水池。」
像這樣的蓄水池或水庫在新加坡境內一共有17個,極度省水的狀況下,但這也只能供應新加坡20%的用水量,不讓水嘩啦嘩啦的流掉,這是新加坡人從小養成的習慣,延長水的壽命,拿來洗手、洗腳,浴室有蓮蓬頭,洗澡時卻避免直接沖,像這樣2到3盆就能搞定全身,洗完有剩繼續利用。
新加坡人Valle:「現在我就可以拿這盆水去洗馬桶,這是最好的方法,我覺得不只是省水,同時也是保護水資源的一種方法,這樣我可以精準的知道每天用了多少水。」
在廚房洗完水果,洗完菜的二手水再拿到花園澆花種菜,新加坡政府更想出一句順口溜當地人人會背
新加坡人Valle:「用你需要的水,而不是隨心所欲的用水。」
這樣根深蒂固的省水觀念,讓新加坡每人每天平均用水量只有152公升,低於世界平均,更只有台灣人的6成,而且新加坡人有個大絕招。
記者:「在新加坡沖完馬桶的水還能再利用,就是變成這瓶我喝的飲用水。」
從馬桶濾出飲用水是新加坡的驕傲,但2003年剛推動的時候備受挑戰。
新加坡水資源教授葉仁風:「民眾很難接受,因為這基本上是把廁所的水拿過來循環再生。」
只要克服喝馬桶水的心理障礙,其他的就交給科技,水廠蒐集家戶廢水後,先透過0.04微米的中空膜過濾掉糞便、髒汙等懸浮物,接下來利用逆滲透技術濾掉微生物和病毒細菌,接著紫外線殺菌用攝氏800度高溫做最後防護,聽起來簡單,其實每個環節都相當精密,濾出來的水質勘比蒸餾水。
新加坡水資源教授葉仁風:「基本上他處理過的水之後,會把水庫的水拿起來處理過再跟水庫的水混合,所以我們喝的一部分都是這些調配出來的水。」
目前新生水能供應新加坡約30%的用水量,目標2060年要達到50%的標準,並在2030年讓人均用水量降到每天140公升,因為新加坡可不想因為水長年看馬來西亞臉色,但該賺的新加坡從不客氣。
新加坡水資源教授葉仁風:「新加坡有一部分的水從馬來西亞幾乎是免費,用很便宜的錢供給進來的,新加坡處理過後會再回賣給馬來西亞,這讓馬來西亞不是很高興。」
不僅如此,當初星馬簽定的供水百年合約2061年到期,馬來西亞供水是新加坡四大水源之一,一旦斷流新加坡恐怕有水荒。
新加坡水資源教授葉仁風:「開發地下水可能是新加坡未來想走的一條路,至少能做為應急之用,未來人口估計到10年後10幾年後會增長到700萬左右,未來的用水量比起現在有很大百分比的增長,政府這方面計畫野心是不是過分樂觀不可得而知。」
新加坡是全球缺水國前十名,台灣也沒好到哪名列第18,看到星國積極找水,台灣的未雨愁膠卻還沒跟上,面對氣候暖化威脅,省水、找水不能只靠老天爺。
攝影剪輯:何世得
音樂提供:音韶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