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北醫成功研發「智能照護系統」 月省近800小時工時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為了更快速、完整掌握加護病人病況發展,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成功研發「智能重症照護系統-Ted ICU」,運用在加護病房中,可自動完成加護病房患者的生理資訊拋轉、整合,所有資訊都可以傳送到醫師、護理師手上的平板,讓醫師就算無法馬上趕到加護病房,也能同步掌握病人狀況,減少溝通時間,每位病患平均處置反應時間更可從8.6分鐘降至5.9分鐘。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成功研發「智能重症照護系統-Ted ICU」,運用在加護病房中及時掌握病患病況。(圖/記者楊晴雯攝)

北醫附醫院長陳瑞杰指出,加護病房病患病況瞬息萬變,醫師須在最短時間內獲得病患資訊,作為診斷與處置的依據;過去醫師需仰賴護理師抄寫血壓、脈搏、血氧飽和度等數值的紀錄,並查閱電腦各項系統資料,才能得知病患的檢驗、檢查等各項資訊。

為提升重症照護團隊的工作效率與照護品質,陳瑞杰表示,該院加護病房自今(106)年3月全面導入智能重症照護系統,透過自動上傳與拋轉、自動整合、自動計算及自動醫療記錄整合等四項自動化特色,24小時監測病患狀況,可說是加護病房的隱形人力,省下的時間能讓醫療團隊更有效率、專注於重症病患的照護工作。

北醫附醫第一加護病房主任趙君傑指出,病患進入加護病房後,智能重症照護系統可即時將生理監視器、呼吸器、血糖機等設備資料自動拋轉至資料庫,院方也因此替醫師、護理師配置一台平板,所有資訊立即整合顯示於平板中建置的儀表板,並以不同顏色標註病患緊急程度;與過去相較,醫護人員無須抄寫繁複的紙本病歷,交班時,接手的醫護團隊也能更快掌握病患狀況,達到重症監測零時差,從病患發生病情變化至醫師開立醫囑,每位病患平均處置反應時間從8.6分鐘降至5.9分鐘。

趙君傑補充,除了資訊整合功能,智能重症照護系統還能即時計算重症病人相關指標數據,如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評分(APACHⅡ)、相繼器官衰竭評分(SOFA)及早期預警評分(EWS)等,節省醫師查閱病人指標數據與維持計算數值正確性,而病患資訊自動匯入/匯出的功能,也能有效節省醫師文書記錄時間。

北醫附醫護理部主任蕭淑代說,以往加護病房護理師執行一位重症病人一天例行性的測量記錄平均約需6.48分鐘,呼吸治療師及醫師則為15分鐘,智能重症照護系統上線後,平均一位病人可節省醫療團隊36.48分鐘的轉謄抄寫時間,總計一個月節省近800小時,同時一年可節省約3萬5000紙張及紙張、碳粉匣成本約5萬元。

北醫附醫副院長黃聰仁說,智能重症照護系統還能更進一步提升至加護病房譫妄症與敗血症的預警,以加護病房譫妄症為例,據統計有1/2加護病房患者罹患此疾,由於生理異常或是長時間日夜顛倒,導致腦部血流不足、大腦功能發生混亂,出現情緒不穩、幻想等症狀,有了此系統的幫忙,可立刻透過大數據分析撈出此疾高危險群,及早確診給予適當治療。

北醫附醫護理部督導王佩麟提到,自今年10月20日至11月08日,已成功從新住進加護病房154名患者中預測出16名譫妄症病患,其中有7人確診,證實智能重症照護系統可以提供病患更全面的照護。

醫療科技的演進,帶動精準醫療的發展,北醫附醫將於12月07日至12月10日登場的「2017台灣醫療科技展」,完整展出智能重症照護系統、遠距健康照護與達文西機械手臂等尖端醫療科技,現場將提供專業醫護團隊解說、遠距照護及VR設施體驗等,展覽資訊可上網查詢,網址:https://expo.taiwan-healthcare.org/。​

▲北醫附醫副院長黃聰仁說明「智能重症照護系統」的運用。(圖/記者楊晴雯攝)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馬龍來了!馬英九邀訪中生團抵桃機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