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冬天愛嗑鍋又怕胖?專家授撇步幫解憂~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冬天吃鍋暖身是受民眾歡迎的方法之一,但鍋內料理卻暗藏高鈉、高油脂、高普林,吃多不但會造成水腫、也恐提升高血壓、痛風機率。專家說,吃火鍋其實也能享「瘦」健康,湯頭選清湯外,食材應挑選瘦肉、避免加工食品,並且少使用醬料。

▲為減輕吃火鍋造成的身體負擔,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張鈞鎧提醒,湯底選用清湯,利用蔬菜水果或昆布,搭配小排或雞肉去皮熬煮使用,盡量不喝煮過其他食材的湯提醒。(圖/資料庫)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張鈞鎧表示,根據統計,冬天最受歡迎的食物就是火鍋,台灣每人平均一年至少吃15次火鍋,一年共吃掉三億鍋。開水一滾把食材全下鍋就完成了,但方便之餘,常讓人忽略火鍋內的許多隱藏陷阱,台灣人吃火鍋首重湯底,經過食材烹煮後清湯都變濃湯,雖然美味卻是高鈉、高油脂、高普林。

他進一步說,攝取過多鈉易造成身體水分淤積而產生水腫,鈉過高、吃太鹹也易造成高血壓,高普林更是痛風發作的主要成因,清湯的熱量就已經很高,更遑論一些重口味如麻辣鍋等的湯頭。沾醬佐料也是常被忽略的熱量來源,常使用的沙茶醬或麻醬都是以油脂及醣類為主要組成,其實熱量都非常高,若再搭配醬油、麻油、香油、砂糖等熱量更是翻倍,原本認為簡單清淡的火鍋,卻無形中攝取了更多熱量反造成體重增加。

為減輕吃火鍋造成的身體負擔,張鈞鎧提醒,湯底選用清湯,利用蔬菜水果或昆布,搭配小排或雞肉去皮熬煮使用,盡量不喝煮過其他食材的湯;精選食材,挑選瘦肉片、青菜、菇類、豆腐,避免加工餃類及內臟。

此外,張鈞鎧說,火鍋時常會搭配的麵條、冬粉、玉米、馬鈴薯、芋頭、南瓜、山藥等都屬於醣類,糖尿病病人更應注意以一餐總量不超過一碗為主,並建議,盡可能享用食材原味,減少沾料使用,如需要醬料可考慮薄鹽醬油及蘿蔔泥,減少額外負擔。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