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柏鋒
行政院長江宜樺出席由「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舉辦的「商業領袖座談會」時,致詞提到一些就業情勢好轉的數據,其實都隱藏了一些他不想說的細節,或許他在商業領袖面前不方便開口,那就由我來說給大家了解。
由於分級是5,000為一級,所以22K我把20000~24999的1349取40%來計算,算出來22K以下的人數總共有152.56萬人,而全國有酬就業者總計1037萬人,因此22K以下的人數佔14.7%,這樣算很少?
另外,媒體常提到的每月主要工作收入在三萬以下的人數,如上表的統計,總共有423.5萬人,佔有酬就業者的比例達40.8%。
用1至5月的平均薪資,已經是作弊,大家可以看到上圖,1月份因為年終獎金平均薪資高達88285元,算下來當然就是51906這麼高,但是實際上5月份的平均薪資是44482,當然這不算是個難看的數字,已經比前幾個月好,也比去年同期好。
拿年終獎金來平均是其中一項作弊而已,如果看的是經常性薪資,則數據會變成這樣:
另外,51906元這個數字當然是歷年來最高,但是如果考慮到通膨,則現在的51906元只相當於1998年的44010元。這就是為什麼有媒體報導我們的薪資十幾年來毫無長進。所以江宜樺的一句話,藏了三個作弊:加入年終、加上非經常性薪資、未通膨校正。
為什麼是6年?因為6年前剛好金融海嘯開始,失業率升高。所以失業率6年來最低,其實就只是回到海嘯之前的水準,但所得呢?媒體這樣報導:「主計總處表示,主要是今年1至5月薪資雖然較1998年同期增加16.85%,但低於同期間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了17.63%,使得實質薪資較1998年減少0.66%。」而甚至大多數人的生活經驗可能是官方的通膨數據並沒有反應真正的物價上漲,那麼我們看到的低失業率,其實代表的是更多人在低薪條件下工作,而不是有更多人獲得合理待遇的工作。
而江宜樺,不肯說給你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