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區塊鏈技術的討論度日漸上升,虛擬貨幣的龍頭,比特幣(Bitcoin)在去年底更來到逼近20000美元的歷史高峰,近來則是瘋狂下跌,僅剩6000多美元的價值,對於這樣不正常的劇烈起伏,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提出了一篇論文表示,這一切都是「泰勒幣(Tether)」在背後操控。
該校財經系教授約翰‧格里芬(John Griffin)和研究生阿敏‧沙姆斯(Amin Shams)在論文中提到,虛擬貨幣交易平台Bitfinex所製造的泰勒幣不像比特幣,其發行量是由Tether公司決定,換言之,泰勒幣並不是款「去中間化」的貨幣。
▲比特幣的去中間化特性,讓它的價值更有說服力。(圖/攝影者Antana, flickr CC License)
而且這個被稱為「投資客的避風港」的泰勒幣,又有USDT一稱,因為其堅持跟美元維持接近1:1的匯率,透過跟法定貨幣掛勾來降低匯率波動,但這個看似維持其穩定的作法在它「非去中間化」的本質下,讓Tether公司幾乎成為了另一個美元的發行、兌換商。
其中巧合的是,去年比特幣飆漲之時,都是在大量泰勒幣買進比特幣以及其他虛擬貨幣的1個小時之後,而且每當比特幣上漲時,Bitfinex便會出現特殊的交易數據,而且之間的時間、數據模式也幾乎相同。
每每泰勒幣大量發行時,虛擬貨幣的價值都會突破高點,而在今年Bitfinex停止發行新的泰勒幣後,比特幣的市值也不再出現重大波動,其中的巧合引人遐想。(整理:實習編輯鄭年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