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大學通識課期末考今(19)日以「最想做給長輩的菜」為主題,讓醫學背景學生瞭解長者身體狀態後,依其飲食需求設計菜色並親自料理,希望學生學以致用,並培養同理心。
▲陽明大學期末考下廚,體驗長者飲食需求。(圖/中央社)
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在今年正式突破總人口的14%,因應高齡社會,陽明大學除了成立高齡與健康研究中心,各系所也積極納入高齡醫學相關課程,積極打造培育高齡健康人才的基地,替台灣社會做準備。
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教育中心開設的「飲食與文化:從歷史到當代生命關懷」博雅通識課程,這學期期末考試以「最想做給長輩的菜」為主題,參與修課的學生必須設身處地瞭解長者身體狀態,思考他們的飲食需求後,再親自下廚料理出適合高齡長者的料理。
今天這科期末考的成果將端上果,邀請專注高齡飲食研究的專家來評分;還有長者代表來試吃,學生也會彼此品嚐,交換學習心得。
開課教師黃桂瑩表示,飲食是健康的基礎,由於陽明學生大多是醫學背景,這次考試主題是高齡飲食,特別注重菜單設計的合宜性、營養搭配、美味程度及理念說明,希望透過課程讓這群未來的醫護人員走出教室與課本的侷限,實際體驗高齡長者的飲食需求,未來在專業領域能更有同理心。
黃桂瑩指出,高齡長者的飲食應質量兼具,不一定要堅持少油、少鹽、少糖、多蔬果的飲食原則,因為高齡者老化過程要面對的狀況較複雜,尤其肌肉流失速度快,因此可以適時放鬆傳統健康概念的緊箍咒,也可比一般人更有彈性看待體重管理,先解決目前營養狀況,才是正確務實的做法。
這門通識課程除了讓學生動手做料理,也帶領學生瞭解東西飲食文化的差異,以及人類在已知用火後,如何讓食物更容易咀嚼、消化,讓人類有別於其他靈長類,演化出較小的臼齒與腸道系統等內容。
黃桂瑩提到,當初開設這個課程,就是希望將良好的飲食文化帶入校園,讓學生思索日常飲食對自己有哪些影響,以及如何透過有意識的選擇,打造對身體、環境、在地農業更友善的飲食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