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一廣場/柯市長!會辦電音趴也要讓年輕人成家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文/孟青城

願意加入準公共化的機構越多,就越能降低家長更多的負擔。

台灣少子化困境日趨嚴峻,去年台灣新生兒出生數小於20萬,今年第一季又比去年同期減少2500多人,倘若這個趨勢不變,台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少子化已是社會刻不容緩的重大議題,因此行政院提出解決少子化的對策,連日來召開多次記者會,但卻遭到外界質疑上路太過倉促,但事實上真的是如此嗎?

▲台灣面臨少子化危機,賴內閣提出方案解決(圖/翻攝自IG)

行政院提出的方案,托育公共化的部分仍繼續推動,但考量到純粹公共化的效益緩不濟急,因此加入私幼準公共化,目標除了要加速供給平價托育外,更要以國家補貼私人的作法,加速托育的進度和期程,讓家長負擔托育費用,落在其可支配所得的10-15%,維持家庭可負擔的範圍,同時達到改善教保人員薪資、穩定教保服務品質的目標。

台北市柯文哲市長也來參一腳批評『太倉促』!

該方案在0-2歲和2-5歲這兩大類別中,針對不同送托機構提出不同的補助標準,是一個多元且符合不同年輕家長需求的方案,簡單說家長會有3個選擇,在0-2歲的部分,第一是公托體系,每月補助一般家庭3000元;第二是準公共化私托或保母,每月補助一般家庭6000元;第三是自行照顧則發放育兒津貼2500元。在2-5歲的部分,第一是公托或非營利幼兒園,一般家庭每個月學費最高補助3500元;第二是準公共化私幼,一般家庭每個月學費最高補助4500元;第三一樣是自行照顧的育兒津貼2500元,整體而論這是一個相當完整且有配套措施的方案,而且各個不同類別的負擔都經過詳細之計算,根本沒有倉促上路的問題。

而在該方案推出之後,卻不斷遭到私幼業者的批評,就連台北市柯文哲市長也來參一腳批評『太倉促』,但少子化都是國安危機了,他們的批評真的有道理嗎?許多私幼業者說這會拉低他們專業人力的價格,但該方案並沒有拉低幼教人力薪資,反而是給予更保障,而只要願意加入準公共化的機構越多,就越能降低家長更多的負擔。

目前台灣的情況就是公托不足,而政府建置公托的速度和效果有效,無法一時之間滿足這麼多需求,現在公托、準公共化和津貼三者並行,並非政策設計矛盾,會給年輕家長更多不同的選擇,而願意加入準公共托育的機構,也代表托育品質得到政府的認證,就長期而言對業者競爭力的提升、家長對品質的保障要求都是雙贏,對年輕家庭來說則是相當重要的政策。

至於台北市柯文哲市長說,「不論中央政策怎麼調整,台北市原補助額度不會縮水」,又說中央要推政策他不知道,言下之意彷彿是說,中央給的比台北市本來的還少,但育兒津貼台北本來就接受中央的制度;在托育的部份,目前政策是將托育費訂為家庭可支配所得的12.5%,倘若部分縣市物價與托育費用較高,中央的托育費用補貼,如無法降到家庭可支配所得12.5%,那各地方政府就可酌予另外提供補助。例如台北市可支配所得的12.5%是13759元,中央補助每個月6000元,其他不足的部份台北市仍可以補助,並沒有整體補貼會比原先「縮水」的情況,且中央政府要推政策之前,台北市怎麼可能會不知道呢?

公私合作普及平價托育的作法,顯然是一個正確的方向,倘若該政策推動成功,到了2021年公共加上準公共化,將可提供0-2歲約92%的服務比例,2-5歲也有超過一半的62.5%,將會全面提升托育的品質和效率,同時給予年輕人更多敢生、敢養的全面保障,讓年輕人能夠安心成家,逐步解決目前我國少子化的困境。

《作者簡介》孟青城,國立大學研究所畢業,曾任職於國關研究基金會,以及立院法案助理,現為智庫研究助理,研究興趣為產業政策及政黨政治發展。

#評論/三立大論壇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