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德榮
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
「燕子」於28日8時生成,29日14時增強為「中度」;由於其所處的環境,垂直風切小,不會破壞颱風的增強;而其通過的海域,海洋熱含量(OHC)高,故能一路收集能量,快速成長。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JTWC)昨(30)日14時已將其定為「強烈」(51米/秒)颱風,日本「地區中心」(RSMC)當時才定為43米/秒,中央氣象局(CWB)定得更弱,僅為40米/秒,皆仍為「中度」颱風。
造成差異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是美國採用1分鐘的平均,所估得的平均風速,比世界氣象組織(WMO)採用的10分鐘平均大;其二是「主觀」因素所造成,因為在西北太平洋並無颱風的觀測資料,各國作業中心僅能利用衛星雲圖來估計,採用的方法(Dvorak tech.)雖相同,但估計的結果還是不同。到底誰定的強度才是正確的?很可惜!沒有觀測資料可以證明。
▲燕子下週襲日機率很高。(圖/翻攝自氣象局)
氣象局隨後於昨(30)日20時亦將其定為為「強烈」(51米/秒)颱風,日本則是在今(31)日2時才達「強烈」的標準,但已皆比其原預測的時間提早許多。最新(31日2時)路徑潛勢預測圖(左圖)顯示,「燕子」週(2)日起在日本南方海面,逐漸北轉,下週三(5日)2時其中心已接近日本,但有不確定性(紅框)。最新(30日20時)歐洲系集模式(右圖)顯示,50次的模擬成員中,北轉襲日的機率非常高(幾乎所有系集成員),已無侵台之機率。所以,下週三(5日)前後有日本行程,應注意其動態。
今(31日)晨台灣海峽附近有原西南氣流殘存的雲層,尚未完全離開;雲、嘉、南及中部山區受到影響,有零星降雨。最新(30日20時)歐洲中期預報中心(ECMWF)模式模擬顯示,今日起至週日(31日起至2日)「季風低壓環流」向西撤,太平洋高壓邊緣略往西伸,台灣在其邊緣;天氣雖好轉,但大氣仍不穩定,午後各地有局部雷陣雨的機率,仍可能有較強的對流胞在其中發展,應注意氣象局的特報。下週一至週四(3至6日)台灣附近氣壓相對偏低,天氣不穩定度增加,午後雷陣雨機率高,清晨「陸風環流」亦有在西南部帶來短暫陣雨的機率。未來一週白天的高溫約在32至34度,中午前後略感悶熱;清晨低溫約在24至26度左右。
▲左圖:氣象局最新(31日2時)路徑潛勢預測圖顯示,「燕子」週(2)日起在日本南方海面,逐漸北轉,下週三(5日)2時其中心已接近日本,但有不確定性(紅框)。右圖:最新(30日20時)歐洲系集模式顯示,50次的模擬成員中,北轉襲日的機率非常高(幾乎所有系集成員),已無侵台之機率。(圖擷自ECMW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