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坊間傳聞「洗腎後皮膚會越來越黑,且永遠不會恢復」,使得腎功能不佳的患者「擔心洗完變成黑張飛」,便拒絕洗腎,造成病情逐漸惡化,醫師解釋,腎功能不佳患者因為中大分子尿毒素累積,導致皮膚變黑,該洗腎不洗或沒有規律洗,反而容易變黑,建議腎友們勿輕信謠言以免延誤病情。
腎臟科醫師周哲毅說,腎功能不佳者因為中大分子尿毒素累積,容易導致皮膚變黑。(圖/亞大醫院提供)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腎臟科主任周哲毅表示,常遇到患者被告知需要洗腎(血液透析)時,詢問「洗腎之後皮膚會不會變很黑?如果會,那我就不想洗了」,其實,這些都是多慮的,因為腎功能不佳的患者,當體內水份無法正常排出體外,會先出現水腫的狀況,使皮膚看起來較為白皙水嫩,當洗腎後水腫現象消失,就會有「皮膚又乾又黑」的錯覺。
此外,周哲毅也指出,「皮膚變黑」是很主觀的判定,通常醫師會透過皮膚色卡評測皮膚色號,是較客觀的方法。至於皮膚黑和白,真正原因是與上皮細胞黑色素的分佈情形有關,當上皮細胞黑色素分散,皮膚看起來較黑,黑色素集中則較白,上述原因都與個人體質有關。
但周哲毅強調,腎功能不佳的患者,或者未遵照醫囑定期定時洗腎的患者,因體內的中大分子毒素清除不完全,就會使皮膚感覺更暗沉、沒有光澤;反之,若洗腎患者每周固定洗腎或者腎功能逐漸恢復,體內的中大分子毒素順利從體內排出,皮膚顏色就會恢復正常。
周哲毅建議,若患者覺得自己皮膚出現乾癢、龜裂、異常色素沈澱(例如變黃、變黑或變白)、皮下出血、斑塊或突出物等,不僅會影響美觀,也可能是身體出現警訊,除了平時要重視皮膚的清潔與保養,每日洗完澡後使用正確的保養乳液,一旦發現不正常的皮膚病灶,都要趕緊諮詢專科醫師正確治療方式,以免延誤病情,後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