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器官捐贈人數每年近200人,去創下有史以來最高達339名,目前健保署對器官摘取與移植都納入健保給付,不過關係到捐贈量在前端的勸募工作卻無給付,對此,該署目前正積極研議針對協調師和社工師勸募也進行給付,預計此新制明年初將會上路。
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於今(20)日舉辦「第11屆優秀器官勸募機構暨人員頒獎典禮」。(圖/記者楊晴雯攝)
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於今(20)日舉辦「第11屆優秀器官勸募機構暨人員頒獎典禮」,會中由衛生福利部陳時中部長,親自表揚41個優秀器官勸募機構及個人,希望透過表揚熱心推動器官捐贈移植的醫院、民間團體及第一線醫護人員,推廣器官捐贈觀念,真摯傳遞他們投入勸募工作的熱忱與經驗故事,鼓舞更多民眾發揮大愛,做出愛的決定,幫助其他人延續生命。
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該署注意到,我國每年平均器官捐贈人數約近200人,去年達339人為有史以來最高,捐贈者中有1/10至1/8是癌末患者,由於癌細胞不會轉移至眼角膜,所以只能捐眼角膜,因此每年捐贈的器官以眼角膜最多;他提到,癌末患者大多考量離世後能夠留下什麼給家人,最後選擇以對健康有保證、可以庇佑自己家人的器捐,未來萬一配偶或三親等內血親等候器官移植時將有優先權。
李伯璋說,健保給付器官摘取與器官移植,但前端勸募工作卻無給付,這可能讓第一線擔任勸募工作的協調師與社工師失去勸募動力,因此,該署近期正研議對於前端勸募人員進行給付,預計最快明年初正式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