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美伶
一部好看的電影除了好故事本身,同時也需要懂得「說故事」的人,而對於「影評人」這種文字工作者來說,如何將「電影寫得好看」,吸引觀眾上戲院觀賞,便是一本事之一。《三立新聞網》邀請到兩位,曾為金馬獎亞洲電影觀察團成員,「九零後」影評人「橘貓」及「Pony」,分享從事影評寫作以來的感觸,以及對於「影評轉型」的未來看法。
▲九零後的新銳影評人橘貓、PONY。(圖/攝影 柯智翔)
同為95年生的兩人,「部落格崛起」對他們國中時期影響甚大,喜歡看電影的他們,當時雖對於「影評」的概念並不是很了解,但有個平台能夠訴說自身對於電影的想法,這開啟他們對作為「影評人」的契機。
從世新新聞系畢業的「橘貓(蔡曉松)」,其影評活躍於「娛樂重擊」、「釀電影」、「放映週報」等平台,被媒體譽為是「新生代最具潛力的影評人」,高中時期參與辯論社,從他的談吐、觀點描述等,侃侃而談的表情,可以看得出來他對於電影的熱愛與熱誠,與他大男孩氣息的外表,著實有分「反差萌」。
▲橘貓先前專訪《誰先愛上他的》導演許智彥。(圖/釀電影(攝影杜維華) 提供)
#「只要有讀者願意讀的,就是一篇好的影評」
對於小編問道「要怎麼寫出一篇好影評」?他則說,影評的書寫應是自由且不受限的,「影評」是寫作者結合自身素養、知識等,能夠呼應電影中的觀點,找出不一樣的觀看角度。回歸於初心,影評是寫作者與電影之間的對話,他認為只要有讀者願意看的文章,那麼它就會是一篇好看的影評。
目前就讀於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系研究所的「Pony(馬曼容)」,同樣從國中就開始撰寫對於電影的「感觸」、「心情」,最初受到香港電影的啟蒙,展開對於書寫影評的喜愛。起初在幕迷影評投稿的她,曾一個月創下累積二三十篇的驚人稿量,爾後參加過許多影評比賽,在第一屆深焦青年影評人比賽中,獲得第二名的好成績。她的影評同樣活躍於各大線上影評平台,除此之外,近日她還擔任「香港獨立電影導演許雅舒」專題放映的主持人,展現她身為影評人的另一種風貌。
▲PONY擔任香港獨立電影導演許雅舒,放映座談的主持人。(圖/PONY(馬曼容) 提供)
#傳統文字影評的市場萎縮 新世代影評人生存更加艱辛
「有時候批踢踢網友的心得,就能達到對於電影評價了解的效果」橘貓這樣說道。對於小編問及「業界對於稿費的計算規格」,橘貓表示現今與以往前輩「以字計算」的方式不同,市場漸漸萎縮的情況下,近期雖出現許多所謂「付費訂閱」制的文章,但若要說能單靠文字稿費生存的影評人,他則說「起碼在我們(這個年紀)這個世代是不太可能出現」。
PONY也認同橘貓說法,她認為現今稿費多為平台預算考量,文字影評平台生存已經很不容易,每一家平台的稿費標準也都不盡相同,對於小編疑問「是否會依照資歷(或人氣)訂定稿費標準」,兩人則謙虛回應:「可能會有,因為我們還不像聞天祥老師、藍祖蔚老師的等級,所以我們不太清楚這種事情」。
至於有沒有碰過「影評業配」的狀況,橘貓以自身經驗談述,在他周圍環境來說,沒有遇過這樣的事情,他認為台灣影評人現有環境相當單純,沒有碰上什麼「要塞紅包要我寫好評」的經驗,但有聽過中國或者是其他國家有「買評」的事件發生。
▲橘貓今年在桃園電影節演講,日本動畫大師「高畑勳」講座。(圖/橘貓(蔡曉松) 提供)
#文字影評→影音影評 面臨轉型問題各有想法
台灣有很多影評人,但能具有指標性的影評人卻僅佔少數,例如上段兩人提到的資深影評人聞天祥、藍祖蔚老師等。隨著網友閱聽習慣的改變,喜歡看文字的人變得更少,不少影評人從部落格創作轉戰「影音平台」;根據2017年《網路溫度計DailyView》的數據整理,其網路聲量最高的前十大影評人當中,就有超過一半是YouTuber,例如冏星人、超粒方、超級歪等。
本身也常出現在「加點吉拿棒」影評YouTube頻道的PONY,對於未來會不會也朝向「影評YouTuber」的問題,則說自己沒有設定大太的框架,反而認為自從文字踏入影像後,發現有些時候用說的方式去表達,也是一種不錯的方法。橘貓則認為「影評YouTuber」相較於文字影評來說,技術性、製作層面上,是相對門檻較高的一種形式,但他認為影音和文字沒有所謂「誰比較好」的問題,雖然曝光度是考量的問題之一,但如果今天自己是一個不擅長言談的人,有時候文字影評能夠呈現的整體架構,還是會比影像來的完整,他也說「只要找到自己舒適的平台,去表達自己對於電影的想法,那就足夠了」。
▲PONY今年也有參與金馬55典禮。(圖/PONY(馬曼容) 提供)
#台灣影評人協會的誕生 將「紀錄留存」是努力的目標
同曾為金馬獎亞洲電影觀察團的成員,兩人講述在觀察團其中,和許多來自各方的前輩互相交流、述說對電影的喜好,那些碰撞對他們來說是相當美好的經驗。每部電影能夠呼應當代的一種想法、思想潮流,如香港新浪潮、法國新浪潮等等電影,橘貓認為,若一部電影在經過上映、發行DVD後,這部電影就消失在大家的印象中,是相當可惜的一件事情。「不完整的評論環境,沒辦法留下它應該留下的痕跡」當這些評論能夠被匯整,成為一種資料庫,對於台灣電影評論來說,會是一大進步。他們也講述目前正和一些影評圈的資深前輩,建立「台灣影評人協會」,11月已經向內政部提出申請,並正式成立,目前仍屬草創階段,未來盼望能建立一個良好的台灣影評人評論環境。
「九零後」或稱「七、八年級生」的年輕人,不同於以往年代,他們生長於思辯多元、思想自由的時期,隨著時代輪替,九零後即將成為社會中堅的一份子,在職場上面臨「傳統與革新」的衝擊下,所要考驗的問題、延伸出的新想法,都可能成為影響未來社會發展的方向。期盼在兩位九零後影評人的思想碰撞之下,能看見「台灣影評人環境」有不同面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