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晶晶/今周刊
華映聲請重整案,在今年開春炸開市場,投資人哀鴻遍野不說,華映與銀行團的協商談判也緊鑼密鼓地展開;然而茶壺裡的變化,茶蓋緊閉,外人難窺知一二。
就在1月17日這一天下午,主要債權銀行台銀、兆豐、台北富邦等9家官股和民營銀行,與華映、負責重整計畫的會計師事務所代表,齊聚台銀民權分行,商討重整案。未受邀的京城銀行早早來到現場,打算提出對重整案的聲明書,沒想到不僅聲明書無法遞出,少數拿到聲明書的銀行代表,還來不及看,就被台銀人士給抽走。
身為華映第二大債權銀行的京城銀行,在華映爆發財務問題之初,就打呆認列損失。儘管如此,京城銀董事長戴誠志仍關切重整的動態。外界一直以為京城銀反對華映重整,其實京城銀在聲明書上提出兩大主張:一、重整人與重整監督人全數由債權銀行團指派,即重整事件由債權銀行團來負責處理;二、華映經營階層及董事會成員均不參與重整進行,全面退出,並且無條件向法院表示同意由債權銀行團指派的人選擔任重整人與重整監督人。戴誠志強調,只有交給獨立的重整人,華映才有真正重生的機會。
目前華映重整計畫比較明確的部分是,如果法院同意重整,預計將高達639億元的累計虧損,先減資九成、583億元,再辦理增資;但卡在海外債權複雜,銀行團一直希望大同集團董事長林郭文艷能夠進一步了解處理,但沒想到集團單是負責大同、華映的財務顧問,就委託不同的人,導致迄今意見未統合。
▲(圖/今周刊)
Y1廠穩定獲利、具有利基
值得注意的是,重整案雖未有定論,身為聯貸銀行之一的台銀,與華映另有自貸案,目前雙方傳有協商,打算把華映四.五代廠(Y1)賣給凌巨科技。
由於華映目前擁有四.五代、六代廠,後者與群創在紅海市場廝殺,毫無競爭力,反觀Y1廠專門生產供應車用、工業用面板,間接供貨給日本豐田汽車等廠商,是華映營收來源最穩定也最有利基的業務。若處分這個Y1廠,等於是把最寶貴的續命丸賣掉,華映的重生恐會更加艱難,而其他八家債權銀行債權、小股東權益的維護,將更加無望。
從歷來成功的重整案來看,重整人究竟由誰擔任,至關要緊;譬如,展茂當初若非由台達電擔任重整人,恐怕也難以成功,實須聯貸銀行以客觀、智慧態度審慎面對。
(閱讀全文…)
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153期)。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華映員工擔心年難過 「怕2月領不到薪水」
「自己跟自己討債」華映重整是林郭文艷自導自演?!
華映、綠能後 大同還有未爆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