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前進東奧/那年,國家拒絕抵抗 學生卻讓台灣在米蘭發光

文/記者陳冠穎

距離東京奧運開幕進入倒數400多天,關心台灣國際賽事的民眾們都非常期待台灣選手能有優異表現。雖然在九合一大選過後,許多民眾對台灣東奧正名的公投結果感到失望,但距離2020東奧還有一段時間,如何在這段時間內,搭上東京奧運的便車,創造台灣曝光機會的最大值?回溯2015年,馬英九政府因害怕中國打壓,拒絕抵抗,放棄台灣參加米蘭世博的機會。不過,有一群台灣建築系的學生,卻透過公民團體的名義,將台灣的美好,帶到米蘭。

▲(圖/翻攝臉書公民外交計劃 optogo)

2015年時,一群台灣建築系的年輕人找到了時任市議員的吳思瑤。這群年輕人告訴吳思瑤,他們想透過「公民團體」的名義,到義大利米蘭參加世博。2015年是現今台北市長柯文哲第一次當市長。吳思瑤回憶,當時大家都在吵「三億男事件」,吵得不可開交,那是她第一次質詢柯文哲。吳思瑤問柯,「我們不看過去,看未來,有這麼一群年輕人想前進米蘭世博,你願不願意幫助這些年輕孩子?」柯文哲當時表示,「我們台北市來支持,我來響應。」

▲(圖/翻攝臉書公民外交計劃 optogo)

而後,台北市就以行政上支持此事,柯文哲馬上捐了40萬,吳思瑤也用其政治資源,透過和政治人物的合作,炒熱議題。時任民進黨黨主席的蔡英文也響應此「OPTOGO(One Pavilion To Go Taiwan Pavilion)外帶臺灣,前進米蘭」計劃,支持「公民發起、群眾募資」的方式來參與國際活動,蔡英文曾說「台灣走多遠,由我們自己決定」,蔡英文推銷台灣在地味的「洋蔥炒蛋」,希望世界品嚐來自屏東、遍及每個台灣家庭的好滋味。

▲(圖/翻攝臉書公民外交計劃 optogo)

不過,為何米蘭世博是由一群年輕人「公民發起」,而非以「國家名義」參與?2010年在馬英九當總統時,台灣曾應中國邀請,以「台北世貿中心」名義參與上海世博並營運台灣館,但遭批被放在中國、澳門及香港等館附近,是矮化台灣。到了2015年,吳思瑤表示,馬英九政府棄守米蘭世博,因為懼怕中國打壓,此舉遭外界評價「馬政府的國際化,就只有中國化」的荒謬。

即便國家棄守,拒絕抵抗,但在台灣,這群平均年齡才26歲的學生們,卻不甘於放棄。「有沒有一種可能,用『公民團體』的方式,讓台灣在這場國際盛會中被看見?」這群學生,用「移動攤車」「料理公寓」及「不落地展館」三種型式呈現台灣文化。年輕人租當地的零食餐廳做台灣樓、用台灣茶車(腳踏車)到處奉茶、這些建築系的學生甚至在米蘭大教堂旁,搭建充滿台灣味的台灣館,米蘭大教堂對米蘭人來說,是重要的歷史文化保存區,象徵意義不言可喻。

▲(圖/翻攝臉書公民外交計劃 optogo)

▲(圖/翻攝臉書公民外交計劃 optogo)

在沒有財源的狀況下,連物資的運送都有問題,但這群學生仍想辦法,號召前往米蘭的人響應,每人一公斤,一點一點的將物資帶到米蘭。外界或許很難以想像,本來需要由整個國家動員才得以成行的任務,沒有靠任何財團、沒有國家政府的支持,僅源自一群台灣人,不希望台灣從世界消失的心情。

▲(圖/翻攝臉書公民外交計劃 optogo)

走進在米蘭市中心,可以看到「Casa Taiwan 台灣料理食寓」,這棟優美古老建築的前身是法國大使館,在前法國使館內,外國旅客驚嘆台灣食物的美好,代表著什麼樣的意涵?沒有國家館,「Taiwan」的名字仍舊不被埋沒,沒有國家館,我們的名字,仍出現在米蘭街頭。

▲(圖/翻攝臉書公民外交計劃 optogo)

雖然沒能以國家名義參加米蘭世博,但利用公民外交,這群學生仍在米蘭街頭和世界訴說台灣的飲食,讓路過的居民好奇、理解、甚至認同台灣。吳思瑤表示,透過公民外交,我們得以讓台灣的軟實力在世界被看見。但吳思瑤也透露,馬英九時代的外交部,甚至要求這群學生們「不要做太大」,要低調。吳思瑤不滿的表示,外交部不能幫忙,讓台灣年輕人那麼辛苦也就罷了,竟然「還要扯後腿?」

面對經濟巨人中國的屢屢打壓,台灣固然外交環境險惡、困難,但仍並非毫無空間,上述可見,即便是一群學生,都能在僅剩的國際空間裡求得一絲可能性,公民外交絕對是可行的突破缺口。2020年的東京奧運將締造4千萬旅客人數,台日交流向來關係緊密,此次東京奧運,台灣各部會能如何合作,在赴日比賽之餘,是否也能搶搭一趟便車,透過各式外交行銷台灣?這或許是除了公共部門外,各界都可以思考的問題。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