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疾管署今(12)日公布,近4週共通報50起腹瀉群聚案件,以餐飲旅宿業22起最多,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該署強調,若出現「上吐下瀉」症狀恐是該病毒作怪,呼籲如廁後、用餐前應以肥皂勤洗手。
▲(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資料照)
台中市豐原高中上周舉辦校外教學驚傳學生疑似食物中毒出現「上吐下瀉」症狀,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此事件目前推測為諾羅病毒所致。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表示,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第10週(3月3日至3月9日)全國腹瀉門急診就診達139,515人次,較第9週133,464人次上升4.5%,但均低於2015至2018年之當週人次。推測上升因素可能為第9週有228連續假期導致部分門診休診,但與第8週(146,654人次)持平;近4週共通報50起腹瀉群聚案件,以餐飲旅宿業22起最多,學校佔19起居次,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
疾管署表示,腹瀉等腸胃道感染疾病主要透過糞口途徑傳播,可經由食用到受患者排泄嘔吐物污染的水、食物,或吸入嘔吐所產生的飛沫而感染,常見症狀為腹瀉和嘔吐,並可能有頭痛、發燒、腹痛、肌肉酸痛等症狀。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今(12)日說,近4週共通報50起腹瀉群聚案件,以餐飲旅宿業22起最多。(圖/記者楊晴雯攝)
羅一鈞進一步說,冬春季是諾羅病毒流行期,遭到諾羅病毒感染最常見症狀是「上吐下瀉」,雖然不至於導致重症,但痊癒後48小時內仍具傳染力,呼籲民眾如廁後、進食或準備食物前應落實以「肥皂」勤洗手,以乾洗手清潔手部是無法完全殺死諾羅病毒,僅能減少病毒量。
此外,烹製菜餚應選擇新鮮食材,注意食材衛生與保存,避免食用未充分加熱的蛋、肉類,或生食貝類水產品;生熟食應分開處理。
疾管署說,有疑似症狀者(尤其是餐飲業廚工)應在家休息,如需外出者,應配戴口罩,避免傳染給他人,並注意補充水分、電解質及營養,於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後再恢復工作。
羅一鈞提到,已經受到諾羅病毒感染者,為降低病原傳播的風險,病患污染的衣物、床單應立即更換,馬桶、門把等器物表面如被污染應用20cc漂白水加1公升清水擦拭;處理患者嘔吐物及排泄物前應戴上手套與口罩,並用100cc漂白水加1公升清水消毒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