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雅婷、朱怡寧/台北報導
市面上眼鏡種類多,價差也很大!貴的動輒上萬元,也有幾百塊錢的,但其實利潤都不低,以大多數眼鏡出產,利潤大約佔20%,但在國外更誇張,全球連鎖眼鏡零售商接受採訪時就坦言,市面上的眼鏡售價較成本價高接近1000%,等於十倍。
▲眼鏡行的折扣琳瑯滿目。
這一家第二件半價、另一家買鏡框送鏡片,眼鏡行看板琳瑯滿目,一家比一家優惠,同一條街至少開四家,那麼拚其實利潤也不少,有國外媒體報導,全球連鎖眼鏡零售商創辦人接受《洛杉磯時報》訪問時就坦言,市面上的眼鏡售價較成本價高接近1000%,等於十倍。
店員:「這邊結帳後最快20分鐘可以拿到新的眼鏡。」
台灣市面上眼鏡種類多,價差也很大,貴的動輒上萬元,但也有少二個0。
▲全球連鎖眼鏡零售商創辦人受訪表示眼鏡的利潤高達10倍。
夜市攤販:「190。」記者:「這是190元?」
夜市攤販:「對。」
直擊夜市攤位,各式各樣太陽眼鏡通通190元,再走到另一邊,價格稍微貴一點,每支390元,質感看似不差,不仔細看還以為真的是名牌貨。
夜市攤販:「應該不是真的雷朋,只是長的像,造型是雷朋的。」
▲夜市眼鏡的成本計算。
夜市攤低價拚銷量,拆解眼鏡利潤,大多數眼鏡出產價格這樣定,材質佔40%、品牌也40%、剩餘的20%就是利潤。
眼鏡行老闆:「就算材質一樣,可能品牌的設計師所設計的款式、所用的電鍍技術、原物料,或者說生產端在做所謂品牌的經營或是行銷,這些都是無形費用。」
儘管眼鏡從出產、批發到銷售交到消費者手裡都需要成本,但以多數材質來說確實低成本。就拿鏡框來說,多數的老花眼鏡塑膠鏡框成本約50元,但卻賣百元起跳,翻倍賺,記憶金屬鏡框成本約400-600元,也能賣到1500元,能賺2-3倍,高利潤也成了業界不能說的秘密。(整理:實習編輯鄭年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