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奕均/新北市報導
「我是中年失業轉行喔,當初只花50萬創業,現在我月收入已經破百萬了」,說起話來氣勢十足,54歲的趙瑞琦堪稱「台灣小吃大王」和「麵線天王」,全台有50多家分店,瞧他在麵線店裡工作,炸豆腐、舀麵線,卻全身散發「大老闆」霸氣架式,就知道他有多不簡單,而他創業的過程,也真的是台灣小吃界的奇蹟!
這天趙瑞琦帶我們參觀他的「工廠」,你沒聽錯,開小吃店竟然開到要設立自己的工廠,上到2樓,趙瑞琦還有自己的辦公室,一旁有員工在處理行政工作,實在很難想像,賣麵線可以賣到宛如上市公司的規模,而一樓有好幾十位員工都在忙著做泡菜,趙瑞琦帶我們到一旁冷藏庫裡,堆了滿滿剛做好的新鮮泡菜,「你們看,我一天要做100桶,聽到100桶只是普通數字,但我一桶賣100塊,一天就是1萬塊,一個月就有30幾萬,累積起來都是很可觀的」,一開口就是滿腦子生意經,趙瑞琦經營小吃店,靠著精打細算,讓小銅板鋪成壯盛帝國。
▼▲趙瑞琦靠賣麵線成為傳奇大老闆,規模大到還開工廠生產泡菜。(圖/記者郭奕均攝影)
中年失業轉行 「撿別人不要的,代代傳承」
但趙瑞琦能做的如此成功,可不是從年輕就累積美食實力,他是中年轉行,格外不容易!原來趙瑞琦原本是年薪百萬的科技業的主管,但39歲時,公司決定要遷廠到大陸,「我爸媽都80幾歲,好老了,我過去了誰來照顧老人家」,於是趙瑞琦放棄高薪工作,說什麼也要留在台灣照顧家庭。
但39歲要轉行,重新開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當年台灣很多廠房外移到大陸和東南亞,「我隨時都要面對失業的危機,所以我決定自己創業,而且我選擇的產業,要讓我的員工以後不會面臨我現在的困境」,經過仔細思量,「那就是美食啊,大家都需要吃,而且市場不容易被取代!」
不過要做吃的,到底要賣什麼呢?「我想了很久,我覺得麵線是台灣的靈魂美食一之,而且現在雖然麵線店到處都是,但有可能年輕一代以後都不會接手,所以未來麵線店可能越來越少,所以我就要撿別人不要的,那就是我的機會,然後我要做到讓它代代飄香!」
▲39歲中年轉行,趙瑞琦選擇賣麵線,規模還持續擴大。(圖/記者郭奕均攝影)
煮泡麵都不會 竟當麵線店老闆「我本來就不是要當大廚」
不過說也好笑,要做美食,趙瑞琦當時卻連煮泡麵都不會,「我就找來大廚幫我們調配,還拜師學藝,慢慢研發出我們的口味,而且要知道,一開始會失敗是正常的」,看起來好像是一場豪賭,但其實趙瑞琦算盤算得可細了,「我不只是賣路邊攤,我要把它規模化、企業化。」
或許趙瑞琦本來就不打算當大廚,廚房的事請專業的來,他把自己定位在「決策者」或「投資者」,想辦法把自己的小吃店變成一個小吃王國,「我一開始拿50萬出來開店,小小的攤位,連招牌都不敢掛,一來招牌很貴,二來也不知道說會不會賣得好…」,但不怕風險,馬上,第一個月趙瑞琦就連開4家分店,三個月就開了8家。
到目前為止,趙瑞琦的麵線店全台有50多家,創業20年來,用獨家好味道累積大批忠實顧客,從一開始的50萬,到現在總營業額已經破億,每個月都有百萬收入,實在很驚人!
▲雖然是賣銅板小吃,但趙瑞琦把事業規模化,打造麵線王國,他還有自己的辦公室,處理店面大小事。(圖/記者郭奕均攝影)
銅板小吃開創破億王國 成功關鍵大公開
但能用銅板小吃,創造規模龐大的美食帝國,趙瑞琦到底怎麼做到的?他也大方分享自己的兩大關鍵,「第一個最基本的,要抓住員工的心嘛,要讓員工信服你,所以你就要懂得分享,我就開放讓員工認股,賺越多、分紅越多,那他們一定會努力做啊」,讓趙瑞琦引以為傲的,即使是小吃店,卻讓員工有超棒待遇,「我的員工只要在我這裡工作滿15年,他就可以退休,而且還可以繼續分紅。」
▲對趙瑞琦來說,帶人要帶心,也是成功關鍵。(圖/記者郭奕均攝影)
除了讓員工甘願為自己賣命,「第二個關鍵,我開店一定是為了賺錢嘛,怎麼樣賺得比較快,我就是以量取勝」,別人開店可能第二年回本才開另一家,但趙瑞琦第一個月就開4家了,「我覺得賺來的錢,就該投資在自己事業上,賺來的錢,馬上複製到另一家店,店開得多,就同時有好幾家店再為我賺錢,營業額就會往上跑啊,就是個倍增的概念!」
以量取勝,趙瑞琦證明給所有人看,就算是做平民小吃,也成創造偉大奇蹟,當然在食材方面也不得馬虎,「我們的麵線有這麼多人喜歡,因為我們的湯頭不會死鹹,是用燙蚵仔的湯去熬的,特別鮮甜,而且我們的蚵仔是東港直送,新鮮又大顆」,就連臭豆腐也是選用深坑的傳統豆腐,吃得到豆香,而且炸得外酥內嫩,厲害口感得要親自吃一口才能深刻體會!
20年來,趙瑞琦也有很深的體會,「賣麵線感覺上好像也不是說多了不起的行業,但是又怎麼樣呢,只要你用心做到極致,你也能打造出一個天下啊,你看現在雞排博士做得多好,就算賣平價小吃,我們也能用頭腦經營,把它規模化」,趙瑞琦用自己打拼20年的經驗證明,「你只要真的願意,天都在看你在做事,天一定會給你一條路!」
▲用燙蚵仔的湯頭熬成麵線,還有吃得到豆子香的臭豆腐,成功抓住老饕的胃。(圖/記者郭奕均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