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肥胖」和收入有關係嗎?英國一項研究於2019年3月在《肥胖》期刊發表,指出收入及社經地位較低的人,會因為心理困擾壓力較大等原因,會有更多機會出現「情緒化飲食」,因此出現更多肥胖的情況。
這項研究是由利物浦大學學者進行,主要是針對150位不同社經背景的英國民眾做調查,透過問卷調查的方式, 來了解這些民眾的狀況,其中包含心理困擾、情緒化飲食等,並進一步分析這些人的教育、收入、社會經濟指標,以及身體質量指數。
▲收入低容易出現「情緒化飲食」。(圖/翻攝自Pixabay)
研究結果發現,收入及社經地位較低的民眾,會有比較多的心理困擾,而這些心理困擾會增加「情緒性飲食」,造成肥胖的風險增高。還有另一個更顯著的原因是,社經地位及收入較低的人,居住的社區更容易以低成本取得高熱量的食物。
對此,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邱弘毅就提到,社經地位會造成人們「健康不平等」,因為人在尋求健康資源的能力,相較於富裕者弱,這也與研究的內容相呼應,其中最根本的解決辦法,還是在於政府必須創造「健康的飲食環境」,讓不同收入的人都有機會擁有健康的生活,進而遠離肥胖風險。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也說,心理困擾與飲食行為息息相關,當你過於放縱自己的飲食,自暴自棄的隨意拿食物搪塞,這就代表你已經陷入「情緒化飲食」,若以此來當成紓壓方法,就會攝取過多熱量造成肥胖。(編輯:黃韻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