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看《與惡》精神專科醫:精神病會導致失能?需強制就醫?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文/小花平台/Money錢

日前美國埃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和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公布一項聯合研究發現,現時人工智慧可以針對年輕人使用的語言進行分析「是否患有精神疾病的風險」,結果顯示人工智慧的準確率有9成,高於人為判斷的8成。隨著網路技術的進步和智慧型手機的發展,有愈來愈多人沉溺在網路世界裡,「網路上癮症」已然成為現代文明病之一,你知道嗎?「網路上癮症」被歸類為精神疾病的一種,從人工智慧涉足精神疾病的統計分析可以看出,精神疾病已不再是那麼禁忌的話題……,本周小花平台人物專訪由三軍總醫院基隆分院院長葉啟斌從專業角度,與讀者一起探討精神疾病的致病原因,並引述前陣子很夯的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進一步思考:究竟精神疾病患者該不該強制就醫?

▲(圖/翻攝自MONEY錢)

小心!常見的4大類精神疾病或許就在你我身邊

首先,先來了解何謂精神疾病?常見的精神疾病有哪些?葉啟斌院長說明,精神疾病主要可以區分為4大類包括:精神官能症、思覺失調症(原名為精神分裂症)、器質性精神病及老年人失智與兒童、青少年常見的精神疾病(常見過動症、自閉症)等;其中,精神官能症是最常見的精神疾病、屬於症狀較為輕微的一種,諸如:憂鬱症、焦慮症、恐慌症、強迫症、厭食症、暴食症等。 說到思覺失調症你可能感到陌生,但是如果提到精神分裂症應該就挺熟悉的,其實思覺失調症就是精神分裂症,由於許多人對於精神分裂症這個舊稱產生不少誤解或是「被標籤化」,無法得到實質的支持與協助,因此改名為現在的思覺失調症。一般來說,思覺失調症的個案通常伴有慢性且反覆的精神症狀,主要與知覺、思考的失調有直接關聯。 

現代人精神壓力大,喜歡藉由喝酒來緩解壓力與放鬆,殊不知長期下來的借酒澆愁,只會愁更愁,尤其酒癮者和酗酒者很容易「犯迷糊」而不自知,像是絕差的記憶力和判斷力、經常感到抑鬱或是焦慮、不時出現忌妒妄想或是被害妄想……等症狀,尤有甚者,有些人年紀輕輕就已有心智功能退化表徵,無怪乎近來年輕型失智症患者愈來愈多。 除了前述3類與一般社會大眾直接相關的精神疾病外,另需特別注意的是,老年人與兒童、青少年的精神疾病經常被忽略,但是輕忽不得,像是老年人常見的失眠、憂鬱、妄想、幻聽、視幻覺等問題,還有兒童、青少年的精神疾病大致分為發展遲緩、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自閉症、網路成癮等,嚴重者影響個人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質,不可不防! 

不要說你懂他,精神疾病需要以同理心感同身受 

總結上述的精神疾病種類,葉啟斌院長分析,較需特別注意預後不佳的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官能症、思覺失調症及退化性失智症等,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看似輕度不嚴重的精神疾病,像是恐慌症或是強迫症,其實也不要輕忽,因為精神疾病患者的內心狀態,不是一般人所能完全了解的,「不要隨便說你懂他們在想什麼,要學會去尊重對方、考慮對方的內心感受。」 說到這裡,葉啟斌院長以他看診達4年的40歲女性個案為例,經初診有失眠、憂鬱的症狀,在一段長時間的診療後,病情始終不見起色,再進一步治療並深入追問,才發現她在幼年時曾經被性侵、始終難以忘懷那一段不堪的回憶……;在接受專業心理治療後,並發現她患有多重人格症:原本不會說台語、突然說起台語來,也會脫口而出髒話,甚至以咬舌、撞牆自殘方式來表達內心巨大的傷痛,最後必須動用不少護理人力才能將其壓制住。 在談及該名女性個案故事的同時,葉啟斌院長與小編分享他自己的想法,面對精神疾病患者,要能以同理心站在對方的立場「感同身受」,也就是前面所說的論點:「不要隨便說你懂他們在想什麼,要學會去尊重對方、考慮對方的內心感受,才是真正的體貼!」回應葉啟斌院長的論點,小編另引述前陣子很夯的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引發的熱門話題「每個人跟精神困擾都很靠近」: 

劇中罹患思覺失調症的應思聰在發病時不斷聽見外界批評的聲音,他反覆地問:「我為什麼要吃藥?為什麼是我要得這種病?你可不可以把我當一個正常人?」精神疾病經常受到誤解「被標籤化」,當一般社會大眾無法理解這個疾病時,精神疾病患者就愈難在社會上生存下去,「唯有打破既定藩籬迷思,才有助於我們正視精神疾病。」 葉啟斌院長並指出,精神疾病與一般疾病相同,患者愈早接受治療、治癒的機率愈高,絕大多數的精神疾病患者只要按時定期接受治療,加上固定時間回診、服藥,就能有效穩定病情,並逐步減少藥量,最後甚至可以完全停藥。

憂鬱症、失智症為造成「失能」的2大威脅 

問及精神疾病症狀與患者功能之間的關係,葉啟斌院長指出,每一種精神疾病都有可能造成失能的狀態,其中以憂鬱症和失智症為造成失能的2個最大威脅,舉憂鬱症來說,根據研究顯示,有憂鬱症的媽媽其孩子比起其他人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而失智症的最大隱憂則在於「年輕化」,已非老年人的「專利」,相關論點在小花平台保險專欄多有著墨,整理如下: 

有關憂鬱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發表最新報告指出,再過1年到了109年,憂鬱症將與心血管疾病、愛滋病並列為威脅人類健康的3大殺手! 

論點1、《專題報導》面對憂鬱症  商業保險+社會保險「保障不漏接」!

論點2、《專題報導》憂鬱症如何「保」平安?「誠實告知」理賠勝算高! 

有關失智症: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估計,全台65歲以下確診罹患失智症的年輕患者中,約有5成是所謂的「黑數」,尚未確診或是被誤診,儼然成為未爆彈! 

論點1、《專題報導》失智話題也成韓劇熱門哏  你不可不知的長照失能投保迷思!

論點2、「全球失智時鐘」加快  平均每3秒就有1人失智

論點3、年輕人失智比老年人更可怕!掌握4關鍵「檢視風險缺口、適時補足」

論點4、買長照險失智一定會賠?不可不知的長照險、失能扶助險的錯誤迷思 

睡好覺+做運動=預防精神疾病的不二法門 

「預防更勝於治療!」葉啟斌院長最後提醒,想要預防精神疾病上身,就要從日常生活中培養良好的自我管理習慣,最好的預防之道不外乎要好好睡覺和規律的運動,根據全球大數據研究報告顯示,慢性失眠患者可以預測精神疾病容易復發、預後不佳。 另一方面,葉啟斌院長再以動物研究說明運動對於預防精神疾病的重要性。將2隻實驗白老鼠放入「沒有岸邊」的水池中,因為感到恐懼與絕望而產生壓力、憂鬱的症狀,平時沒有運動的白老鼠相較於有運動的對照組白老鼠,其腦神經系統因為壓力後的神經受損程度有明顯的差異,「沒有運動的白老鼠較容易在壓力後感到絕望而有憂鬱,且伴有神經受損的現象。」 

「可見規律的運動對於壓力下腦神經損傷的預防有很大的助益!」葉啟斌院長建議,想要讓大腦維持在年輕狀態,每周至少運動3次、每次30分鐘且達到一定的運動強度,「要有感覺到喘才會有效果!」至於要如何判定運動到底有沒有用?葉啟斌院長提出2個自我判斷標準:白天會不會感覺疲倦?還是精神萎靡、提不起勁來? 

事前準備更勝亡羊補牢  淺談保險同理可證 

長期投入精神醫療領域,除了一般成年人外,葉啟斌院長同時投注很大的心力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專業上,他認為,行為的塑造是愈早愈好、提前做好準備更勝於事後的「亡羊補牢」,同樣的道理,保險也是一樣的概念:透過早期資金的適度運用和分配,預防其後可能發生的危險與危機。 「手頭剩餘資金善加運用再加上保險基本概念,可以幫助孩子建立正確金錢觀。」葉啟斌院長以自己為例,他讓他的孩子到保險公司打工,學習如何「分配」投資資金,而在分配過程中,可以從中了解自己付出了多少,又得到了哪些保障?像是疾病、意外或是人生中各式各樣不同的人生難關……等,「這些都是很值得學習的人生課題!」【延伸閱讀:三軍總醫院基隆分院院長葉啟斌╳小花平台影音專訪 : https://bit.ly/2FHrje0

※本文由Money錢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原文在此

您也可能喜歡這些文章

有錢人必備的6個好習慣

不開冷氣也涼 他一招電費狂省38%

【#直播中LIVE】12強台灣英雄凱旋歸國 Team Taiwan大遊行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