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舞家黃翊參與「Arts@ITRI藝術家進駐工研院」計畫,他將科幻故事中的情節,化為現實,運用3D掃描與列印技術,打造作品「靈魂的標本」。
▲編舞家黃翊參與「Arts@ITRI藝術家進駐工研院」計畫,他將科幻故事中的情節,化為現實,運用3D掃描與列印技術,打造作品「靈魂的標本」。(圖/中央社)
黃翊善長結合科技與舞作,他提到科幻電影與小說中,工程師會透過程式保存人的意識,並希望將這個虛構想像實現,透過現有科技,保存人的外型與記憶。
黃翊4月初進駐工研院,和科研團隊合作,運用工研院3D列印實驗室的3D掃描技術,以高達0.05公釐的解析度,掃描人的外型,並透過3D列印,以破碎的形式呈現身體部位。黃翊說,這些宛如蛋殼的碎片,將依身體部位拼起來,裡面中空的部分,將裝進人的靈魂。
第一個被做成「標本」的,是黃翊合作多年的舞者胡鑑。黃翊告訴中央社記者,未來也將分階段嘗試把家人及胡鑑都做成會動起來的標本,運用在新舞作中。
黃翊也從他在舞作「長路」中運用人工智慧(AI)技術控制舞台裝置的經驗延伸,與工研院AI團隊進行研究計畫「生理感測」,實驗開發「AI舞監」。
團隊讓電腦透過AI技術,學習判讀舞者身體產生碰撞的過程,並嘗試找到最精確的時間點,加入音效或驅動舞台裝置,以執行高重複性與高精準度的舞台指令。
黃翊表示,他認為科技藝術創作與一般藝術不同,並非只是將科技作為工具,2者應從創作初始就緊密交融,創作者需要思考的,是該技術中最根本的科技元素,例如將投影機還原為「運用光的科技」,以創造更多藝術的可能性。
由文化部委託工研院執行的「Arts@ITRI藝術家進駐工研院」,共選入3組創作團隊,與工研院的「智慧製造-AI辨識實驗室」、「身體感知創藝實驗室」及「自動化與新媒體實驗室」的科研人員,共創科藝作品。
除了黃翊的創作計畫,還有視覺藝術家李文政結合科技、視覺與表演藝術與3D列印技術的「2019年大仙尪生筋壯骨計畫」,及視覺藝術家邱杰森運用高速算圖與生理感測等技術的影像作品「無境之境:虛擬身感」。
工研院智慧生活創意設計部專案經理施香蘭,是這個計畫的主持人。她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科技藝術在台灣發展已超過20年,盼透過計畫加速科技與藝術的結合。
文化部則表示,這項計畫讓藝術家與科研人員共同激發科技藝術創意發想,也為科學研究注入新的思維。
「Arts@ITRI藝術家進駐工研院」計畫,將會在9月與11月,分別舉行第3季分享會與成果發表會。
▲編舞家黃翊(後右)與藝評家盧健英(後右2)26日下午出席「Arts@ITRI藝術家進駐工研院」第2季分享會,在小組討論中與藝術工作者討論科技藝術的定位。(圖/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