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縣攝影學會成員近年走遍大小金門,捕捉珍貴的戰地遺蹟、精神標語和軍事活動畫面,從23名學員80幅作品中,看到金門的蛻變,見證金門從「戰地」搖身成為「讚地」。
▲「戰地.讚地」攝影聯展正在金門縣文化局展出,金門縣攝影學會成員黃家傑的「行軍路上」,勾起觀者回憶,學會理事長許進西(圖)等人感嘆,現在街上都很難看到軍人了。(圖/中央社)
「戰地‧讚地」攝影聯展現在金門縣文化局展出。文化局長許正芳表示,金門歷經戰火迫害,從戰爭走向和平,與對岸交流往來密切,成為全球和平的最佳代言人。攝影展中透過軍事史蹟、標語等等戰地元素,傳遞「讚地」美好故事。
其中,學員鄭碧珍所攝「協力運補」作品,讓許正芳、攝影學會理事長許進西和縣議員董森堡等人看了很有感。他們異口同聲說,乘坐運補艦是幾乎是所有他們那個年代金門人的共同回憶。
▲金門縣文化局與金門縣攝影學會共同舉辦「戰地.讚地」攝影聯展,即日起展出至9月5日,透過攝影作品看到金門的蛻變,見證金門從「戰地」搖身成為「讚地」(圖/中央社)
許進西說,由於運補艦是平底船,晃得厲害,多數人都會暈到不行,加上艙底放置水泥、油料和骯髒穢物等,坐船是件非常痛苦的經驗。因為海上充滿太多變數,許進西形容,不少鄉親是抱著「視死如歸」的心情赴台打拚,功成名就才敢衣錦還鄉。
不過,許進西說,自從民航機飛行台金,金門人已失去了視死如歸的精神了。
學會成員黃家傑的「行軍路上」,也勾起了觀者的的過往經驗。他們感嘆,現在街上都很難得看到阿兵哥了。
▲作品「協力運補」讓攝影學會理事長許進西(左起)、文化局長許正芳等人看了很有感。(圖/中央社)
會員陳宗新拍攝的「故壘」,攝自號稱全金門光害最小的地方E67據點,這裡充滿碉堡、戰車等戰地元素,還有滿天星斗。觀眾看了,心嚮往之。許正芳建議,一如之前駐縣畫家編寫的「寫生地圖」,攝影學會不妨考慮也根據拍攝景點彙整成旅遊地圖,供旅客按圖索驥,一起行銷金門。
「戰地‧讚地」展到9月5日。文化局同時提醒,紀念古寧頭戰役70週年攝影比賽31日截止報名,歡迎學會成員踴躍參賽。
▲金門縣攝影學會理事長許進西(圖)介紹會員陳宗新拍攝的作品「故壘」,攝自號稱全金門光害最小的地方E67據點。(圖/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