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靖威
因為會去「大港開唱」音樂祭的年輕人,大多也不會投給韓國瑜,所以大港不辦就不辦,高雄市政府一點挽留都不用做嗎?這樣會有很大的問題,因為民主社會是兼容並蓄,包容不同意見,包容不喜歡你的人。而高雄市政府這樣的行為,放任高雄落地生根11年,已與高雄文化劃上等號的大港離去,是代表未來韓國瑜只想當韓粉的市長就好嗎?
▲ 作者預言高雄市政府停辦大港開唱,韓國瑜將損失150萬年輕選票(圖/翻攝自新聞台)
音樂祭已經是一種文化的遷徙,「大港開唱」不會只有高雄年輕人參與,「覺醒音樂祭」也不是只有嘉義人會去,而是全台灣各地的年輕人,熱愛節奏音符與冰涼啤酒,藉由音樂祭齊聚一堂,這是年輕人交朋友的地方,在音樂祭裡的人各個都是韓國瑜口中的令狐沖。
人潮帶來錢潮,三天兩夜的音樂祭,吸引上萬來自各地的游音民族,其間的食宿、交通、周邊商品,都是「產值」。光是當初幾千人的旗津春吶,潘恆旭都可以說有「50億產值」。那七萬人的大港可能有「500億產值」吧。
韓國瑜完全錯判大港離去的損失。
如同上面所說,音樂祭是一個跨縣市的集結,所以韓國瑜假如只想當高雄韓粉的市長,或許還做得到。但假如韓國瑜只想當韓粉的總統,那我先恭喜蔡英文當選總統了。因為這些會追逐音樂祭的年輕朋友,基本上都是社群上的小型KOL(簡稱社群意見領袖),可能因為外表出眾,可能因為想法新穎,平日臉書貼文有個上百上千迴響也是常態。
上百上千看似不多,畢竟全台灣有兩千萬人,一個人的影響力有限,但問題是不是只有一個人,大港兩天超過七萬人,代表有七萬個小型的KOL,且他們各自有各自的小領域,光是自己身邊的親友同學就是一種分眾,如蜘蛛網般的蔓延。更別說還有呱吉這種社群巨獸,一個人可以影響超過20萬人。我預估,大港的離去,至少會有超過一百五十萬人更加堅定不投給韓國瑜。
不過大港離去也並不意外,韓國瑜上任高雄市長後,如同紅衛兵破四舊,致力將高雄變成自己的形狀。我一直搞不懂為何要有每月一個代言人的想法,我們會因為HTC一年有十二個代言人,就不買iPhone嗎?不會的,比起代言人,消費者更在乎性價比,更在乎品質,或者更在乎虛榮。重點是這十二個代言人風格又完全不同,反而更讓人無所適從,請不要跟我說這是在搞分眾。
▲ 韓國瑜的施政恐招致社群領袖集體反彈(圖/翻攝自新聞台)
城市行銷需要分眾,更需要定於一尊。過去陳菊時代,提到高雄就會想到五月天,五月天與高雄也畫上了默契的等號,每年必有世運場演唱會,要看五月天,除了在台北,只剩高雄有,這也是讓高雄有機會與台北齊名的機會,高雄南霸天的稱號也是在陳菊執政時期產生。但現在五月天也不來了,大港也要離去了,如此哀愁之際想起了「丁允恭」前輩曾說過的一句話:「城市質感的形成是緩慢的堆積,而摧毀它則可以很快。」真的是先知。
《作者簡介》黃靖威,高雄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