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佩蓉/台北報導
南方澳跨海大橋坍塌,引發社會震驚,而去年8月義大利「莫蘭迪橋」斷裂坍塌,造成超過40人死亡,當時就有專業顧問工程機構舉辦論壇,專家多認為,橋樑應「養護勝興工」並建立全面盤點機制。不過,對於有危險的、應立即處理的橋墩,政府資訊並無公開,對於政府落實橋墩檢測於否,無從得知。
▲專家指出,河床沖積的跨海橋損壞風險與修復時間、經費都較高。(圖/資料照)
根據「臺灣地區橋樑管理資訊系統」統計,截至2019年5月統計,台灣公路及道路「正常使用」橋樑,總數為2萬7456座,公路總局3680座、高公局2707座,各縣市及其他機關(內政部及觀光局等)所轄共2萬1069座。
去年台灣世曦工程顧問就針對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共324座橋樑進行快篩分析,其中179座橋樑進入第2階段篩選,而有11座經過快篩,橋樑震害篩選等級為A「應立即處理」,不過目前都已經補強。
「中華技術」在今年8月31日發佈的最新特刊中以「台灣公路橋梁檢測作業之演進與展望」提出橋墩維護檢測看法,台灣有相當多版橋或是單跨梁式橋,這類橋墩這類橋墩損壞風險較低,損壞後的修復時間與經費較低,但有河床沖積的跨海橋,卻須投入更多資源。
目前橋墩相關盤點分級數據,一般民眾難取得,政府也沒公開橋墩維護檢測的分級資訊,對於所謂十大危橋、高風險橋墩,民眾短期內仍無法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