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DIY?恐因害怕親密關係 帥醫呼籲:射好射滿很重要

記者許書萓/台北報導

「青少年常自慰是否有心理問題?」衛福部國民健康署闢謠,可「視作個人紓解性慾、壓力的方式」,但「害怕親密關係等,容易引發較多的自慰行為」。不過,若家長看到小朋友這麼做該怎麼辦?《三立新聞網》訪問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泌尿科程威銘醫師,他建議以開放、正向態度來「了解孩子動機」才是優先選項。此外程威銘醫師也教導民眾,是否「縱慾過度」從「晨勃」就可以知道答案!

▲程威銘醫師呼籲,有患者會DIY到有感覺的時候,就停下來不射,絕對不要這樣做。

針對「青少年常自慰是否有心理問題?」一事,國健署表示,一般狀況下,自慰可視作個人紓解性慾或壓力的一種方式,注意清潔安全和隱私,則不致於影響身體健康或造成他人的困擾。國健署提醒,過度的自慰或伴隨其他影響正常發展狀況,例如經常想要自慰而導致無法專注在日常生活或影響作息、影響真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伴隨著強烈罪惡感、影響或侵犯他人…等時,建議可以尋求心理諮詢或諮商協助。此外,國健署提醒,「欠缺合適的壓力處理技巧、社會退縮、害怕親密關係等,也容易引發較多的自慰行為」。

▲ 看到小朋友探索性器官,程威銘醫師建議家長,最重要的是先了解「動機」。(圖/翻攝自程威銘醫師臉書)

不過現在不少孩子非常早熟,若家長看到家中孩童出現探索、撫摸自己生殖器的狀況該如何面對?程威銘醫師呼籲,家長應該以樂觀、正向態度面對,若責備孩子,甚至讓孩子有羞辱感,恐影響孩子未來的親密關係。程威銘醫師建議,最重要的是先了解「小朋友的動機」,可能僅是好奇,也可能被教導、唆使,了解原因後,家長可以把握個機會,給孩子正確的性教育。

▲ 程威銘醫師提醒家長,看到孩子探索生殖器,若責備孩子,甚至讓孩子有羞辱感,恐影響孩子未來的親密關係。(圖/翻攝自pixabay)

程醫師表示,其實人類早在「嬰兒時期」就會勃起,當孩童到了1到3歲,會開始對性器官做自我探索,雖然父母看到時會非常焦慮、擔心,但請家長放心,這是正常狀況!不過程醫師提醒,若發現孩子因為「DIY」而影響生活,像是熬夜,影響隔天上課等狀況,家長這時就需要介入處理,「了解孩子動機」為最優先事項。不過若狀況嚴重,建議先到泌尿科就醫,確認是否為生理問題,若排除生理問題,再前往身心科、精神科做進一步了解。

▲ 程醫師表示,沒有「晨勃」就是身體在告訴你,最近玩過頭,該休息了。(圖/翻攝自pixabay)

然而究竟該如何判斷「縱慾過度」,程威銘醫師特別拍攝影片「是否DIY太多?做太多?醫師要你問陳伯!」教導民眾判斷。程醫師表示,每個人體質不同,判斷標準就是「晨勃」,沒有「晨勃」就是身體在告訴你,最近玩過頭,該休息了。此外程威銘醫師鄭重呼籲民眾,有患者篤信中醫理論的「一滴精,十滴血」,因此會DIY到有感覺的時候,就停下來不射,但是絕對不要這樣做!

▲程醫師提醒,該射精卻不射久,而久之會有「攝護腺鈣化」。(圖/翻攝自程威銘醫師Dr. DKKyoutube頻道)

程醫師說明,正常的人體,在你勃起的時候,準備要上膛,整個骨盆腔器官都是充血的狀況,該射精卻不射,血液就會持續積在裡面,同時精液也準備要射了,你又硬把「嘉明們」擠回去,久而久之會有「攝護腺鈣化」這類問題,所以「真的要打就要打出來,不然對身體不好」,愛愛也是喔,「要射就射好射滿,才健康」。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