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在10月中~隔年5月中,堅持想要侵襲台灣的颱風,看來是有『不惜粉身碎骨』的決心啊!」臉書「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粉專今(17)天下午發文【論10月中~隔年5月中,颱風侵台的難度】寫道,時序即將進入深秋,颱風侵襲台灣的機率也愈來愈小,不過,原因可不只有海溫變冷而已喔!
▲颱風天(圖/記者邱榮吉攝影)
該粉專說明,台灣的颱風季結束(約10月中旬)之後,颱風仍然有可能在太平洋低緯度區域生成,不過它通常在遠洋就會北轉,或是西行直撲菲律賓後進入南海,極小機率會直撲台灣,這是為什麼呢?
1.要能被高壓導引到台灣附近;也就是說如果高壓無法引導颱風往台灣來,那颱風根本就不會往台灣靠近。
2.受菲律賓地形破壞還能保命;台灣颱風季結束後的兩個副熱帶高壓,通常正在向南撤退,回到台灣南側,同時,西風帶也正在南壓,這會使台灣附近有西風的導引氣流,所以如果颱風要來台灣,必須要從台灣的南側向北移動,或從台灣的西南側向東北移動,對於在太平洋生成的颱風來說,就必須得先經過菲律賓這關。
當然,在這樣的導引氣流下,颱風就無法在台灣東側西行侵襲台灣,「你當颱風是鮭魚還能逆流而上嗎XD」(除了2004年10月底納坦颱風從東南側侵台)(當時副熱帶高壓還沒撤到台灣南邊去)。
3.忍受台灣附近冷海水及空氣;在10月中旬過後,東北季風開始活躍,將北方的冷空氣及海水帶來台灣附近。如果颱風抵達台灣附近,暖屬性的颱風就要受到冷屬性的襲擊。
4.挺住西風帶伴隨的垂直風切;垂直風切就是高層跟低層風向不一致,在10月中旬過後,高層西風帶開始南壓,而且低層有東北季風南下,如此高低層風向不一樣的狀況下,颱風裡面的對流出現之後,很快就會飄離颱風本身,對於颱風的發展是不利的。
該粉專最後提到,「所以啊,在10月中~隔年5月中,堅持想要侵襲台灣的颱風,看來是有『不惜粉身碎骨』的決心啊!」例如2004年12月,在侵台期間變性的南瑪都颱風;或是2000年10月底,在菲律賓西側重新增強襲台的象神颱風。當然,也有失敗的例子,像是2015年10月的巨爵颱風,原本預測會侵襲台灣,且在菲律賓東側增強到強烈颱風,結果侵襲菲律賓之後,迅速減弱、不成颱形,最後在海上消失,標準的「為了侵襲台灣,不惜粉身碎骨」!
▲圖/翻攝自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